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表白
露脸
逞巧
表示
里虚
灵象
逞能
预兆
示形
逞强
祲象
武宫
书影
夸强
发威
《國語辭典》:表白  拼音:biǎo bái
1.对人说明自己的意见、情感或事情的真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天理自然果报,人多猜不出来,报的更为直捷,事儿更为奇幻,听小子表白来。」《红楼梦,第五五回》:「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
2.念诵。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取出我这笔墨来,……写下四句诗。(做写科云)将写就了,我表白一遍咱。」
3.曲艺上指演员用第三人称以说白方式叙述事物情景和描写人物特色。
《國語辭典》:露脸(露臉)  拼音:lòu liǎn
1.露出脸庞。如:「他对警察说:『刚才布幕后面有人露脸,好像就是你们要抓的小偷。』」
2.比喻光荣、很有面子。如:「他这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备受好评,真是露脸极了!」《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黄知府这个提调,本是康太尊替他在制台面前求得来的,如今老同年托他此事,岂有不出力之理?而且自己也好借著这个露脸。」
3.现身。如:「他一露脸,警方马上向前逮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又是二少也吓慌了咧,我不知是什么事,所以不敢叫他露脸。」
《漢語大詞典》:逞巧
谓显示自己技艺巧妙。后汉书·张衡传:“ 蒱且 以飞矰逞巧, 詹何 以沉鉤致精。”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棋局逞巧,博弈惟贤。” 李详 《哀轮船文》:“竞趋便以逞巧,若饮鴆而思济。”
《國語辭典》:表示  拼音:biǎo shì
1.表明显示。《礼记。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唐。孔颖达。正义:「虎豹是威猛之兽,今得其皮,来列在王庭,是表示君臣之德,能服四方之威猛者。」
2.所显现的意义。如:「红灯表示行人或车辆禁止通行,要注意。」
3.发表。如:「班会中,大家对制服的议题纷纷表示意见。」
《国语辞典》:里虚(里虚)  拼音:lǐ xū
中医指脏腑气血不足、机能衰退所显示出来的一系列症候。
《漢語大詞典》:灵象(靈象)
上天所显示的景象。多指日月星辰的运行状态,古人常据以占吉凶。《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刘廙 等曰:“灵象变於上,羣瑞应於下。” 晋 张载 《秋诗》:“灵象运天机,日月如激电。”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於九霄。”
《國語辭典》:逞能  拼音:chěng néng
炫耀自己的才能。《三国演义》第三一回:「袁尚欲于父前逞能,便舞双刀,飞马出阵,来往奔驰。」
《國語辭典》:预兆(預兆)  拼音:yù zhào
事前的徵兆。《宋史。卷四八三。列国世家六。荆南高保融传》:「保勖在保抱,从诲独钟爱,故或盛怒,见之必释然而笑,荆人目为『万事休』。及保勖之立,藩政离弱,卒裁数月遂失国,亦预兆也。」
《漢語大詞典》:示形
古代兵家战术用语。指行军布阵表面所显示的意图。语出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杜牧 注:“《传》曰:‘鷙鸟将击,必藏其形。’如 匈奴 示羸弱於 汉 使之义也…… 韩信 盛兵 临晋 而渡於 夏阳 ,此乃示以近形而远袭敌也。”通典·兵六:“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春秋 时 越 伐 吴 , 吴子 御於 笠泽 ,夹水而陈。 越 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进。 吴 师分以御之。 越 以三军潜涉,当 吴 中军而鼓之。 吴 师大乱,遂败之。” 清 曾国藩 《罗忠节公神道碑铭》:“公军渡 湖 汉 而西。至则示形 杭口 而暗进 鼇岭 。” 刘伯承 《回顾长征》:“这次, 毛主席 又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示形于 贵阳 之东,造成敌人的过失,我军得以争取时机突然西去。”
《國語辭典》:逞强(逞強)  拼音:chěng qiáng
力量不足却刻意显示自己能力强。《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红楼梦》第四四回:「贾琏明仗著贾母素日疼他们,连母亲婶母也无碍,故逞强闹了来。」
《漢語大詞典》:祲象
谓日边云气之色所显示的吉凶迹象。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贾公彦 疏:“物,色也。此五色之云以辨吉凶也。”
《漢語大詞典》:武宫
(1).习武的处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宋 王与 齐 仇也,筑武宫。”
(2).收葬敌军尸体以显示武功的高垒。新唐书·高承简传:“先是,贼筑武宫以夸战劳, 承简 夷其兵,庀家财以葬。”参见“ 武军 ”。
(3).庙名。 鲁 武公 庙。左传·昭公十五年:“二月 癸酉 ,有事於 武宫 。” 杜预 注:“ 武宫 , 鲁武公 庙。”
(4).庙名。 晋 武公 庙。国语·晋语七:“辛巳,朝於 武宫 。” 韦昭 注:“ 武宫 , 武公 庙。”
《漢語大詞典》:武军(武軍)
(1).古代战争中,战胜者为炫耀武功,收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垒。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 晋 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杜预 注:“筑军营以彰武功。”
(2).军队;武力。《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汉 陈琳 《武军赋》:“赫赫哉,烈烈矣,于此武军,当天符之佐运,承斗刚而曜震。”后汉书·隗嚣传:“有不从命,武军平之。”
《國語辭典》:书影(書影)  拼音:shū yǐng
书籍版面的照片。通常放在工具书、论文或杂志内作插图,作为引用书籍的介绍。
《漢語大詞典》:夸强(誇强)
逞能,显示高强。 元 无名氏 《锁魔镜》第一折:“不是我夸强卖弄。一箭箭把红心来中。” 明 李开先 《锦衣香》曲:“今番省悟,做箇英豪,不是我夸强卖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那时黄榜动,选场开。五人进过了三场,人人得意,个个夸强。”
《國語辭典》:发威(發威)  拼音:fā wēi
动怒、作威。《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