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普度  拼音:pǔ dù
1.广施法力以度化众生。《三洞奉道科戒》卷六:「道以斋为先,勤行登金阙。故设大法桥,普度诸人物。」《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观经正宗分散善义》:「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也作「普渡」。
2.广行剃度。《宋史。卷二七六。列传。孔承恭》:「尝劝上不杀人,又请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阔云。」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真宗乾兴元年》:「先朝普度天下僧道,尝令三司使林特总其事。」
3.佛教徒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民间施放水灯的民俗。参见「放水灯」条。也作「普渡」。
《漢語大詞典》:普度大会(普度大會)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超度先人而举行的盂兰盆会。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阐我佛超拔人鬼之因,爰以七月中元修举普度大会。”
《漢語大詞典》:普度群生(普度羣生)
见“ 普度众生 ”。
《國語辭典》:普度众生(普度眾生)  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佛教用语。指以一种广大无分别的慈悲心,解脱众生的悲苦,使登彼岸,到达解脱境界。《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度众生,号作天人师。」也作「普渡众生」。
《國語辭典》:普度众生(普度眾生)  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佛教用语。指以一种广大无分别的慈悲心,解脱众生的悲苦,使登彼岸,到达解脱境界。《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度众生,号作天人师。」也作「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