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曲直  拼音:qū zhí
1.弯曲与平直。《书经。洪范》:「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唐。元稹赛神〉诗:「岁深树成就,曲直可轮辕。」
2.比喻是非善恶。《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义耶?」
《漢語大詞典》:枉曲直凑(枉曲直湊)
谓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若夫拙者之为之也,则枉曲直凑,使人愕愕然。”
《国语辞典》:曲直分明  拼音:qū zhí fēn míng
明辨是非善恶。《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
《国语辞典》:不顾曲直(不顾曲直)  拼音:bù gù qū zhí
含混是非、不瞭解事情真相。如:「自从发生这件事后,他对大家便时常不顾曲直地乱发脾气。」
《分类字锦》:衡袤曲直
王安石进字说表:衡袤曲直,耦重交折,反缺倒仄,自然之形也。
分类:偶字
《分类字锦》:能知曲直
朝野佥载》:安南有象,能知人曲直。有斗讼者,行立而嗅之,有理者即过,负心者以鼻卷之掷空中数丈,以牙接之,应时碎矣。莫敢竞者。
分类:
《國語辭典》:是非曲直  拼音:shì fēi qū zhí
正反对错,善恶好坏。汉。王充《论衡。说日》:「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文明小史》第四回:「这事兄弟还要亲自审问,总有一个是非曲直,断乎不能委曲姓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