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蔡琰请曹公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蔡琰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董祀妻传》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柰何?」文姬曰:「明公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例句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李白 在浔阳非所寄内

典故

《鸡肋编》卷上
王逸少好鹅,曹孟德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鹅为「右君」、梅为「曹公」。前人已载尺牍有「汤火?寻右军一只,蜜浸曹公两瓶」,以为笑矣。
典故
曹公横槊
  
雪堂壬戌


《苏轼文集》卷一〈赤壁赋〉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四〕。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典故
曹公黄祖
 
衡依表

相关人物
祢衡
 
曹操(魏武帝)
 
黄祖
 
刘表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33~
又《平原祢衡传》曰:「衡字正平,建安初,自荆州北游许都,恃才傲逸,臧否过差,见不如己者不与语,人皆以是憎之。唯少府孔融高贵其才,上书荐之曰:『淑质贞亮,英才卓荦。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衡时年二十四。是时许都虽新建,尚饶人士。衡尝书一刺怀之,字漫灭而无所适。或问之曰:『何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衡曰:『卿欲使我从屠沽儿辈也!』又问曰:『当今许中,谁最可者?』衡曰:『大儿有孔文举,小儿有杨德祖。』又问:『曹公、荀令君、赵荡寇皆足盖世乎?』衡称曹公不甚多;又见荀有仪容,赵有腹尺,因答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其意以为荀但有貌,赵健啖肉也。于是众人皆切齿。衡知众不悦,将南还荆州。装束临发,众人为祖道,先设供帐于城南,自共相诫曰:『衡数不逊,今因其后到,以不起报之。』及衡至,众人皆坐不起,衡乃号咷大哭。众人问其故,衡曰:『行尸柩之间,能不悲乎?」』衡南见刘表,表甚礼之。将军黄祖屯夏口,祖子射与衡善,随到夏口。祖嘉其才,每在坐,席有异宾,介使与衡谈。后衡骄蹇,答祖言徘优饶言,祖以为骂己也,大怒,顾伍伯捉头出。左右遂扶以去,拉而杀之。」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3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张衡《文士传》曰:「孔融数荐衡于太祖,欲与相见,而衡疾恶之,意常愤懑。因狂疾不肯往,而数有言论。太祖闻其名,图欲辱之,乃录为鼓史。后至八月朝,大宴,宾客并会。时鼓史击鼓过,皆当脱其故服,易著新衣。次衡,衡击为渔阳参挝,容态不常,音节殊妙。坐上宾客听之,莫不慷慨。过不易衣,吏呵之,衡乃当太祖前,以次脱衣,裸身而立,徐徐乃著裈帽毕,复击鼓参挝,而颜色不怍。太祖大笑,告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至今有渔阳参挝,自衡造也。融深责数衡,并宣太祖意,欲令与太祖相见。衡许之,曰:「当为卿往。」至十月朝,融先见太祖,说「衡欲求见」。至日晏,衡著布单衣,綀布履,坐太祖营门外,以杖捶地,数骂太祖。太祖敕外厩急具精马三匹,并骑二人,谓融曰:「祢衡竖子,乃敢尔!孤杀之无异于雀鼠,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人将谓孤不能容。今送与刘表,视卒当何如?」乃令骑以衡置马上,两骑扶送至南阳。
《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3~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平原祢衡传》曰:「衡南见刘表,表甚礼之。将军黄祖屯夏口,祖子射与衡善,随到夏口。祖嘉其才,每在坐,席有异宾,介使与衡谈。后衡骄蹇,答祖言徘优饶言,祖以为骂己也,大怒,顾伍伯捉头出。左右遂扶以去,拉而杀之。」
典故
一官鸡肋
 
弃鸡肋
 
杨修鸡肋
 
浮利一鸡肋
 
汉中鸡肋地
  
鸡肋曹公忿
 
鸡肋弃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杨修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52~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玄孙)杨脩〉~789~
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

例句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罗隐 寄洪正师

人物简介

简介
宇文允(?-581年),字乾仕。周武帝宇文邕的第四子,母亲厍汗姬。初封曹国公。建德三年二月丁酉(574年3月14日),进爵为曹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4—669 【介绍】: 唐曹州离狐人,字懋功。本姓徐氏,名世绩,后以犯太宗讳,单名绩。初从李密。武德初密归唐,其地绩统之,录郡县户口以启密,高祖赞为纯臣,诏授黎州总管,封曹国公,赐姓李。从秦王平窦建德,俘王世充,又从破刘黑闼等。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征降突厥,封英国公。高宗立,拜尚书左仆射,进司空。曾征高丽。用兵多筹算,及战胜,必推功于下,得金帛,尽散之士卒。既没,士皆为流涕。卒赠太尉,谥贞武。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绩字懋功。曹州离狐人。本姓徐。初从李密。守黎阳。武德二年随密归朝。授黎州总管。封莱国公。赐姓。附宗正属籍。徙封曹。累迁左监门大将军。太宗朝拜并州都督。徙封英。召为兵部尚书。授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画像淩烟阁。出为謺州都督。高宗立。授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册拜司空。加太子太师。总章二年卒。年八十六。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贞武。绩本名世绩。避太宗偏讳。改名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长安人,妓女。姿艳绝伦,尤工翰墨,号为书仙,后归任生。亦能诗。(《书史会要》《全唐诗》卷八〇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诗2句,不载事迹。按《青琐高议》前集卷二《书仙传》载,曹文姬为北宋时长安(今陕西西安)娼女。能诗工书。与岷江书生任生相爱,结为夫妻。相传二人于宋仁宗庆历初升仙。《全唐诗》误收作唐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池州贵池人,字元象。擢进士第。与刘焘、崔执柔、刘正夫在太学号四杰,秦观赞其诗风如杜甫。有《秋波集》。
全宋诗
曹绛,字思厚,瑞安(今属浙江)人。叔远从兄。筑乡校于凤岗,岁延名儒为师,以教乡族。与物无竞,里称长者。年九十卒。事见清乾隆《瑞安县志》卷八。
《漢語大詞典》:曹公
(1). 汉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称 曹公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吾极知 曹公 待吾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曹公 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唐 李白 《在寻阳非所寄内》诗:“多君同 蔡琰 ,流泪请 曹公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 ,宜用火攻。”
(2).梅子的别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为‘曹公’。”
《漢語大詞典》:醋浸曹公
醋梅的谑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聊备一饌。’”
分類:谑称
《国语辞典》:不愿(不愿)  拼音:bù yuàn
1.不甘心、不情愿。如:「不情不愿」。三国魏。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想畅本心,不愿于此也。」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窃不愿于圣代,使有不蒙施之物。」《金史。卷一一六。列传。石盏女鲁欢》:「往宿州就食。军士有不愿者,谇语道中。朝廷闻之,使问其故。」
2.不希望、不想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孙武》:「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红楼梦》第一○回:「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往你们那是非场中闹去。」《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晚生也不愿这等不欢而散。」
《国语辞典》:高翔远引(高翔远引)  拼音:gāo xiáng yuǎn yǐn
飞往远方。比喻避世隐居。汉。孔融〈与曹公书论盛孝章〉:「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也作「高翔远翥」。
《国语辞典》:忧能伤人(忧能伤人)  拼音:yōu néng shāng rén
忧愁烦闷会损害人的健康。汉。孔融〈与曹公书论盛孝章〉:「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就令欢以卒岁,仰南薰之不赀;而使忧能伤人,迫西山而何几?」
《國語辭典》:横槊赋诗(橫槊賦詩)  拼音:héng shuò fù shī
槊,长八丈的矛。横槊赋诗形容意气风发的样子。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宋。苏轼 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國語辭典》:鸡肋(雞肋)  拼音:jī lè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甚价值,丢了却又觉得可惜的事物。《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宋。苏轼〈次韵王滁州见寄〉诗:「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漢語大詞典》:食鸡肋(食雞肋)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脩 便自严装,人惊问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 ,知王欲还也。’” 宋 苏轼 《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从来自笑画虵足,此事何殊食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