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替身  拼音:tì shēn
1.替代别人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九回:「他儿子叫做金跃,却是一字不通的。考期在即,要寻一个替身。」
2.古代指替人消灾除厄的纸人或替有钱人家出家为僧尼的穷人家子女。《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也称为「替身儿」。
3.在影片中专门代替主角演出的演员。如:「他拍电影,武打场面从不用替身演出。」也称为「替身演员」。
《漢語大詞典》:讨替身(討替身)
旧时迷信,谓含冤负屈凶死者的鬼魂,沉沦苦海,为求超生,往往诱使他人上吊、投河,以求自代,叫做“讨替身”。 清 王明德 《记缢鬼》:“凡係有人縊死,其宅内及縊死之处,往往有相从而縊,及縊之非一人者,俗谓之讨替身,谓已死之鬼,求以自代。”《天雨花》第二回:“只因害我投环死,今日前来讨替身。”亦作“ 讨替代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而且 中国 的鬼还有一种坏脾气,就是‘讨替代’,这才完全是利己主义。”亦省作“ 讨替 ”。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姑病求医》:“[净:]药箱寃魂哭啼啼。[丑:]讨替。[净:]谁家寃鬼又来催?[丑:]放屁!”
《国语辞典》:替身演员(替身演员)  拼音:tì shēn yǎn yuán
在影片中专门代替主脚演出的演员。多用于武打或拍摄惊险镜头。也称为「替身」。
《国语辞典》:拉替身儿(拉替身儿)  拼音:lā tì shen ér
1.传说枉死的人,为了能再投胎转世,必须找一个顶替自己的人,称为「拉替身儿」。如:「鬼月最好少去游泳,免得被拉替身儿。」
2.寻找代罪羔羊。如:「这人真狡滑,每当做错事,总是设法拉替身儿。」
《漢語大詞典》:顶名替身(頂名替身)
犹言顶名冒姓。《西游补》第十五回:“顶名替身者取首级,交头互耳取首级。”
《國語辭典》:浑身(渾身)  拼音:hún shēn
1.全身。《三国演义》第二三回:「裸体而立,浑身尽露。」《老残游记》第一回:「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溃烂。」也作「混身」。
2.反正,不管如何。《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那婆娘有二十二、三罢了,那汉子浑身也有二十七、八。」也作「浑是」、「浑深」。
《國語辭典》:替代  拼音:tì dài
接替代理。《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咱们再来河东,主上面许,更不除人替代。」
《國語辭典》:贴户(貼戶)  拼音:tiē hù
1.元代兵役制度中,正军户之外,出钱雇请他人代替当兵的人家。也称为「贴军户」。
2.佣兵。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这军身原是俺家的,多亏这贴户替俺当了二十年,今年干也干著俺家当了。」
分類:雇佣替身
《國語辭典》:贴军户(貼軍戶)  拼音:tiē jūn hù
元代的兵役制度中,用钱雇请他人代替当兵的人家,称为「贴军户」。《元史。卷九八。兵志》:「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汉军。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独户军』,合二三而出一人,则为正军户,馀为贴军户。」也称为「贴户」。
分類:兵制相兼
《漢語大詞典》:挂搭僧
亦作“掛搭僧”。
(1).游方和尚。《西游记》第二三回:“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掛搭僧往西蹌路?”
(2).替身。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代替人曰掛搭僧。”
《國語辭典》:替头(替頭)  拼音:tì tou
替身,犹言替死鬼。《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你儿子也来那里淫欲,不免把我前日的事陡然想起,要你儿子做个替头,不然求他超度。」
分類:替身
《漢語大詞典》:求代
(1).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后汉书·窦融传:“ 融 以兄弟并受爵位,久专方面,惧不自安,数上书求代。”晋书·吾彦传:“﹝ 吾彦 ﹞在镇二十餘年,威恩宣著, 南州 寧靖。自表求代,徵为大长秋。”
(2).死鬼找替身。旧时迷信以为屈死鬼如要投胎再转人世,必须诱惑一人枉死以替代自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昨宿东门外,见縊鬼五六,自门隙而入,恐是求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吊死鬼攒眉道:‘我除了求代之外,别无能处。’”
《漢語大詞典》:代解
(1).作为犯人的替身押走。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谢廉使 审得真情,即发宪牌一张,就差 史应 、 魏能 两人賷到 新都县 ,着落知县身上,要僉事 杨某 正身。係连杀五命公事。如不擒获,即以知县代解。”
(2).代为押解犯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起解逃人》:“每有解役,希图省费,或二犯三解;希图偷安,或僱人代解。”
《漢語大詞典》:代庸
受雇佣的人。引申指替身。庸,古“佣”字。《汉书·广陵厉王胥传》:“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蒿里召兮郭门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颜师古 注:“言死当自去,不如他傜役得顾庸自代也。”
《漢語大詞典》:灶尸(竈尸)
古代祭灶时作灶神替身的人。朱子语类卷九十:“问:‘灶尸?’曰:‘想是以庖人为之。’”
《国语辞典》:文字处理机(文字处理机)  拼音:wén zì chǔ lǐ jī
打字机的替身。具有编辑机能,可以使用磁片来保存资料,印刷之前可利用其编辑机能更改体裁、行数、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