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山林如朝市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五〈任昉·答何徵君诗〉~597~
散诞羁鞿外,拘束名教里。得性千乘同,山林无朝市。勿以耕蚕贵,空笑易农仕。宿昔仰高山,超然绝尘轨。倾壶已等药,命管亦齐喜。无为叹独游,若终方同止。
《國語辭典》:朝市  拼音:cháo shì
1.朝廷与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亦单指朝廷。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三:「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及乱离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
2.都市、名利场所。宋。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封神演义》第六四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泛称尘世。唐。张祜 题润州金山寺诗:「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宋。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诗:「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漢語大詞典》:朝市人
犹俗人。多指争逐名利之徒。 元 房皞 《题张信之见山堂》诗:“自古朝市人,罕与山相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序》:“溯其初则 萧梁 殷芸 始有小説行世。 芸 字 灌蔬 ,盖有取于退耕之义,谅非朝市人所能参也。”
《漢語大詞典》:一世异朝市(一世異朝市)
谓经过三十年,国家政情与市面的面目全非。比喻变化很快,使人有沧桑之感。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四:“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国语辞典》:大隐朝市(大隐朝市)  拼音:dà yǐn cháo shì
真正有心隐居的人,虽处闹市中,仍不改其心志。晋。王康璩〈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漢語大詞典》:朝肆
犹朝市。朝廷和市肆。《文选·曹植〈责躬诗〉》:“不忍我刑,暴之朝肆。” 李善 注:“ 杜预 《左氏传》注曰:肆,市列也。”
《漢語大詞典》:大隐(大隱)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伯夷 窜 首阳 , 老聃 伏柱史。” 郁达夫 《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忆 东方 大隐无?”
(2).指真正的隐士。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 ,采芝於 商山 。”
《漢語大詞典》:三市
(1).指大市、朝市、夕市。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頫眺三市,孰有谁无?” 李善 注引周礼:“大市,日仄而市;朝市,朝时为市;夕市,夕时为市。”
(2).泛指闹市。 隋 江总 《大庄严寺碑》:“前望则红尘四会,见三市之盈虚。”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繁会九衢三市,縹緲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一折:“我这里急忙忙过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挠腮撧耳,抹泪揉眵。”
《漢語大詞典》:名隐(名隱)
谓隐于朝市。亦谓不求名而隐居山林。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薛收 问隐。子曰:‘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阮逸 注:“名混朝市,心在世外。” 隋 王通 中说·礼乐:“或问 严光 、 樊英 名隐。子曰:‘古之避言人也。’” 阮逸 注:“此并不求名而隐,故曰名隐。”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隐说》:“名隐者,不求名而隐,如 刘遗民 之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木谏(木諫)
相传 尧 舜 时于朝市竖立木牌,谓之谤木,人有进谏之言则书于其上。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古之时,谤有木諫,有鼓善,有旌,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