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木事
(1).指制造房屋木结构或制造木器等的工艺。 唐 崔融 《代家奉御贺明堂成表》:“土事不文,木事不鏤。”
(2).借称木料。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影堂在此已买好木事,造只三小间,但贵坚久也。”
《國語辭典》:模板  拼音:mó bǎn
在土木工程中,于混凝土浇置前,先制成结构体的模型外围板,使混凝土能于此围板中凝结成设计的结构体。
《國語辭典》:飞镖(飛鏢)  拼音:fēi biāo
1.一种用手投掷以击中目标的暗器。长短、轻重不一,具有杀伤力。
2.一种娱乐活动。在一定距离设立目标,利用金属制的针形镖投射。依距红心的远近区分准确度。
《漢語大詞典》:荆藜
(1).泛指蔓生山野的恶木莠草。 元 刘诜 《临江傅用宾以诗见赠为谢》诗:“坚锥启石矿,利刀斩荆藜。”
(2).指劣质木料制的手杖。 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俺不免改换行装,变易衣服,执荆藜以前进,持筐篚而远行。”
《漢語大詞典》:木枋
方柱形的木料。《清会典事例·户部·浙海关》:“ 乍浦 税例……木税,杉木按船不按根,木枋、沙板按块。”
分類:柱形木料
《漢語大詞典》:走形
失去原有的形状;变形
用潮湿木料做成的家具容易走形
《國語辭典》:原木  拼音:yuán mù
树干砍伐后经造材锯断处理的圆材或胴割材。
《国语辞典》:挫刀  拼音:cuò dāo
削磨金属、木料等的手工器具。如:「师傅用挫刀将铁皮四周的棱角磨去。」
《漢語大詞典》:墨路
(1).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许杰 《邻居》二:“他的斧头下去时,却没有对准墨路。”
(2).比喻规矩。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饶你嘴尖舌头,依然跟我墨路来。”
《漢語大詞典》:楞木
长方木料。《清会典事例·工部二十·建造房屋二》:“间枋楞木,长厚俱与下层间坊楞木同。”
分類:长方木料
《國語辭典》:接力棒  拼音:jiē lì bàng
1.参加接力赛的运动员手中所持,象徵任务交接的短棒。
2.指前人所留下的任务。如:「经营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表现。」
《國語辭典》:郁朴(郁樸)  拼音:yù pú
比喻人没有学养。汉。王充《论衡。量知》:「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文吏不学,世之教无核也,郁朴之人,孰与程哉?」
《國語辭典》:找平  拼音:zhǎo píng
瓦工砌墙、木工刨木料,使高低凹凸的表面变平。
《漢語大詞典》:斲目
亦作“斵目”。 砍削木料的节目。周礼·考工记·弓人:“斵目必荼。斵目不荼,则及其大修也,筋代之受病。” 郑玄 注:“目,干节目。” 贾公彦 疏:“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是斵目必徐之义。”荼,读为舒,舒徐也。
《国语辞典》:成材林  拼音:chéng cái lín
已经长成,可供应木料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