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节子(節子)
木材上的疤痕。是树木的分枝在干枝上留下的节疤。
《漢語大詞典》:稠木
木材的一种。性能不易开裂,弹力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关门棒用稠木、榔木。”
《漢語大詞典》:沙板
(1).亦作“ 沙版 ”。用朱砂涂饰的板壁。楚辞·招魂:“红壁沙版,玄玉梁些。” 王逸 注:“以丹沙画饰轩版,承以黑玉之梁,五采分别也。”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沙板金铺,紫柱玉磶。”
(2).树木因地层变动而久埋土中者,称做“阴沉木”。一般多为杉木,故亦称为“沙板”。以其质坚耐久,旧多作制棺材之用。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二》:“柟木生 楚 蜀 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榦,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 贵州苗 峒出沙板,然彼中不甚贵重。”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谈藪》﹞又谓 平江 大旱,河水涸,居人就河底掘井,得沙板,愈取愈多,亦得沉香者,此则不可晓也。”
(3).指用这种木材制成的棺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冤亲:“近癸巳年, 吴 之 閶门 宋 姓者,以市 川 贵 祕器为业,俗所谓沙板者是也。”
《漢語大詞典》:灵材(靈材)
珍奇的木材。 南唐 陈陶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石氏 金园 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又 唐 李汧公 者号善琴,乃自聚灵材为之,曰‘百衲琴’。”
分類:珍奇木材
《国语辞典》:木片  拼音:mù piàn
片状的木材。如:「他用木片抹平这块沙地。」《清史稿。卷一○一。乐志八》:「铴,范铜为之,面径二寸七分,口径三寸一分五釐,深六分。穿孔贯紃,击以木片。」
分类:木片木材
《漢語大詞典》:退材
陈旧废弃的木材。宋史·食货志下一:“﹝ 太宗 ﹞调退材给窰务为薪,俾择其可用者造什物数千事。其爱民惜费类此。”参见“ 退故 ”。
《國語辭典》:退故  拼音:tuì gù
器物陈旧而不用。《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秋吟一本》:「将退故之名衣,作缁徒之冬服。」也作「故退」。
分類:器物陈旧
《国语辞典》:木造  拼音:mù zào
用木材制造的。如:「这艘船是木造的。」「木造房屋易燃,要小心火烛。」
《國語辭典》:纸浆(紙漿)  拼音:zhǐ jiāng
制纸的原料。将木材、破布等物品,经过蒸煮、漂白等手续处理后所得的糊状纤维素,摊平烘乾后就成为纸。
《国语辞典》:船桅  拼音:chuán wéi
竖立在船舶甲板上的长杆。用木材或金属制成,可挂帆、悬旗、装设航行灯等。如:「这艘船在外海遇到暴风雨的吹袭,船桅断折,船身也受到严重破坏。」
《國語辭典》:材积(材積)  拼音:cái jī
木材的体积。其计算单位有公制及台制两种。
《国语辞典》:木制(木制)  拼音:mù zhì
用木材制作的。如:「木制家具」。
分类:木制木材
《漢語大詞典》:根端
植物的端部,根须由此伸出(如树干底部);木材的大头
木条、片、杆、板或瓦的厚的一端
梯子的沉重的一端或底端
主茎或细枝与开花一端相对的一端。例如:芦笋的根端。
《國語辭典》:隔板  拼音:gé bǎn
用来间隔空间的夹板。如:「公司决定拆掉办公室内的隔板,增加使用空间。」
《漢語大詞典》:木商
经营木材购销的商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谁知他去年办 镇江 木釐,因为勒捐闹事,被木商联名来省告了一告。”
《漢語大詞典》:居材
谓处置木材。周礼·考工记·舆人:“凡居材,大与小无并,大倚小则摧,引之则絶。” 孙诒让 正义:“居材,与弓人居干、居角义同,谓处置车上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