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土物  拼音:tǔ wù
1.土地上所生之物。《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赞曰》:「逖矣西胡,天之外区,土物琛丽,人性淫虚。」
2.本地出产的货物。《红楼梦》第六七回:「他看见是他家乡的土物,不免对景伤情。」《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这是我们老爷新近打外头回来,带来的土物,奉送这儿的老爷用。」也称为「土货」、「土产」。
《漢語大詞典》:土军(土軍)
犹土兵。 宋 时对本地军队之称。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仍仰 广东西路 帅臣,起发逐路洞丁、刀弩手、将兵、土军、弓手、民兵,疾速躬亲统率前去。”宋史·河渠志七:“招收土军五十人,巡逻堤堰。”
《國語辭典》:本土  拼音:běn tǔ
1.原来生长的地方。《书经。多士》:「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汉。孔安国。传:「汝多为顺事,乃庶几还有汝本土。」《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阙。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
2.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相对于殖民地而言。
《漢語大詞典》:外区(外區)
谓本地以外的区域;外域。汉书·叙传下:“爰洎 朝鲜 , 燕 之外区。” 晋 成公绥 《天地赋》:“遐方外区,絶域殊隣。” 唐 柳宗元 《剑门赋》:“井络坤垠,时惟外区。”新唐书·王琳传:“ 南海 岁有 崑崙 舶市外区琛琲,前都督 路元叡 冒取其货,舶酋不胜忿,杀之。”
《國語辭典》:乡约(鄉約)  拼音:xiāng yuē
1.同乡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2.乡里中掌理公共事务的人。《老残游记》第四回:「派了八个人,东南西北,一面两匹马把住,不许一个人出去,将地保、乡约等人叫起。」
《漢語大詞典》:土酥
(1).本地出产的酥酪。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长安 冬葅酸且緑, 金城 土酥浄如练。” 仇兆鳌 注:“ 赵 曰:‘土酥者,土产之酥。’ 梦弼 曰:‘酥,牛羊乳所为,色白如练也。’” 宋 苏轼 《泗州除夜雪中黄实送酥酒》诗之二:“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譁。 关右 土酥黄似酒, 扬州 云液却如酥。”
(2).芦菔,即萝卜。 宋 陈达叟 《本心斋蔬食谱》:“土酥,芦菔也。一名地酥。作玉糝羹。”
《漢語大詞典》:附籍
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人。周书·武帝纪下:“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亦指外地之民附入本地户籍。明史·广西土司传三·琼州:“ 琼山县 东洋都 民 周孔洙 招諭 包黎 等村 黎 人 王观巧 等二百三十户,愿附籍为民。”
《國語辭典》:外乡(外鄉)  拼音:wài xiāng
本乡以外的各地,均称为「外乡」。如:「听他的口音,便知道他是从外乡来的。」
《漢語大詞典》:土长(土長)
(1).谓土地形成。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山崩邑沦,宁几千兮;石生土长,必积年兮。”
(2).指地面上升。《诗·小雅·甫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汉 郑玄 笺:“至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而事之。”旧唐书·五行志:“ 建中 初, 魏州 魏县 西四十里,忽然土长四五尺数亩,里人骇异之。明年, 魏博 田悦 反…… 悦 时垒正当土长之所,及僭署告天,乃因其长土为坛以祭。”
(3).在本地生长。 宋 曾巩 《道山亭记》:“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4).一方之长。宋史·外国传五·占城:“然臣自为土长,声势尚卑,常时外国颇相侵挠。”
《漢語大詞典》:祖父母
(1).祖父与祖母。《礼记·丧服小记》:“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昆弟,而父税丧,已则否。”《唐律·名例三·奸盗略人受财》:“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作乐及婚娶者,免官。” 明 李应昇 《诫子书》:“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野叟曝言》第七二回:“姪子所受於父母之气,即其父所受祖父母之气,与嗣父所受於祖父母之气仍是一气。”
(2).犹祖公,公祖。旧时地方乡绅对本地长官的尊称。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团圆》:“公祖大人识穷天下寳,读尽世间书,还是祖父母大人看。”
《國語辭典》:土番  拼音:tǔ fān
1.世居本地的人。《红楼梦》第六三回:「我说你是无才的。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
2.专门捕捉盗贼的差役。《金瓶梅》第九五回:「王八见他使钱儿猛大,匣内蹙著金头面,撅著银挺子打酒,与鸨儿买东西。戳与土番,就把他截在屋里。」
《漢語大詞典》:客兵
(1).由外地流寓于本地的人组成的军队。后汉书·公孙述传:“ 述 然 邯 言,欲悉发北军屯士及 山东 客兵,使 延岑 、 田戎 分出两道,与 汉中 诸将合兵并埶。” 王先谦 集解:“ 山 东之人,侨居于 蜀 者, 述 以为兵,故曰‘客兵’。”
(2).由外地调来的军队。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所在将帅,以其客兵难处使,先不存优恤。” 明 王问 《团兵行》诗:“客兵贪悍不可制,纠集乡勇团结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我们都是客兵。”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五》:“荣人之生而不録人之死,不如合客兵。”
(3).指战争中从外地来主动进攻的一方。后汉书·王霸传:“ 苏茂 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儌一切之胜。”
《國語辭典》:进口(進口)  拼音:jìn kǒu
1.船只驶入港口。如:「台风来袭,船只纷纷进口靠岸。」也称为「入港」。
2.外国的货物输入本国。如:「这是从美国进口的蘋果。」也作「输入」、「入口」。
3.入口的地方。如:「我在进口处等你,不要忘了!」
《漢語大詞典》:产马(産馬)
本地所产之马。左传·哀公二十三年:“有不腆先人之产马,使 求 荐诸夫人之宰,其可以称旌繁乎!”
分類:本地
《漢語大詞典》:墨阳(墨陽)
古代美剑名。战国策·韩策一:“ 韩 卒之剑戟,皆出於 冥山 、 棠谿 、 墨阳 、 合伯膊 、 邓师 、 宛冯 、 龙渊 、 太阿 ,皆陆断马牛,水击鵠鴈,当敌即斩坚。” 墨阳 本地名,其地产剑,因以名剑。《淮南子·修务训》:“服剑者期於銛利,而不期於 墨阳 、 莫邪 。” 高诱 注:“ 墨阳 、 莫邪 ,美剑名。” 汉 王逸 《九思·伤时》:“摄衣兮缓带,操我兮 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