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落
山间村落。 明 王守仁 《仰南安赣州府印行告谕牌》:“十家牌甲,每家给与一通,其乡村山落,亦照屯堡里甲分散。”
分類:山间村落
《漢語大詞典》:远落(遠落)
远处村落。 元 卢挚 《湖南宣慰使赵公墓志铭》:“远落好古者,往往迭至问焉。”
分類:远处村落
《漢語大詞典》:井屋
农舍,村落。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唐 韦应物 《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诗:“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分類:农舍村落
《漢語大詞典》:虚邑
(1).空虚之邑。易·升:“九三,升虚邑。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孔颖达 疏:“若升空虚之邑也。”
(2).名义上的封邑。封君在这些封地上没有征收赋税的经济权。 唐 韩愈 《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阶为特进,勋为上柱国,爵为 清边郡王 ,食虚邑自三百户至三千户,真食五百户终焉。”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司封失典故:“旧学士待制食邑千五百户以上,每遇恩则加实封。若虚邑五百者,其实加封二百;虚邑三百二百者,实加封一百。今復不然,虽前执政亦只加虚邑三百耳。故侍从官多至实封百户即止。”
墟落,村落。 宋 朱熹 《安溪书事》诗:“清溪流不极,夕雾起嵐阴。虚邑带寒水,悲风号远林。”
《漢語大詞典》:神社
(1).古代祭祀社神的场所。墨子·明鬼下:“昔者 齐庄君 之臣有所谓 王里国 、 中里徼 者。此二子者讼三年而狱不断。 齐君 由谦杀之,恐不辜;犹谦释之,恐失有罪。乃使之人共一羊,盟 齐 之神社。”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子路 与 子贡 过 郑 之神社,社树有鸟, 子路 搏鸟,社神牵挛 子路 。 子贡 説之,乃止。”
(2). 日本 神道教祭神的场所。或称神宫。原为各村落共行农事仪礼处,后逐步发展为兴建舍宇、神殿,按时祭神。 郭沫若 《创造十年》一:“在松原中,离大学后门不远处,有一座大神社,叫 箱崎神社 ,供的是 日本 人的守护神 八旛大明 神。那种神社在 日本 国内随处都有。”
《漢語大詞典》:邑落
(1).村落,聚落。三国志·吴志·黄盖传:“餘皆奔走,尽归邑落。”魏书·郑伯猷传:“在州贪惏,妻 安丰王 元延明 女,专为聚敛……户口逃散,邑落空虚。”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大上,民各保其邑落,百里之国,而种族以是为称。”
(2).部落。后汉书·东夷传·挹娄:“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后汉书·东沃沮:“土肥美,皆山向海,宜五穀,善田种,有邑落长师。”北史·勿吉国传:“ 勿吉国 在 高句丽 北,一曰 靺鞨 。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
《漢語大詞典》:海聚
海边的村落。多指边远荒僻的区域。 宋 曾巩 《送江任序》:“或中州之人用於荒边侧境、山区海聚之间,蛮夷异域之处。”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自通邑大都至於荒陬海聚,无变容动色之虑。”
《漢語大詞典》:旧落(舊落)
旧时的村落。宋书·索虏传论:“村井空荒,无復鸣鸡吠犬……故老遗氓,还号旧落。”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南瞻旧落, 顾悌 镇戍之坞;北望荒村, 扈谦 卜筮之宅。”
分類:村落
《國語辭典》:陬落  拼音:zōu luò
边疆地带。《晋书。卷六六。刘弘等传。史臣曰》:「士行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俊之列。」唐。吕温 地图志序:「然后列以城郭,罗乎陬落,内自五侯九伯,外洎要荒蛮貊。」
《国语辞典》:集村  拼音:jí cūn
聚居较为密集的村落。多指百家以上且有巷道相通的聚落。
《漢語大詞典》:族落
聚族而居的村落。 宋 范仲淹 《书环州马岭镇夫子庙碑阴》:“ 庆历 二年春正月,予领 环 庆 之师出按边部,过 马岭镇 ,四望族落,皆镇之属羌。”
分類:村落
《漢語大詞典》:停落
亭落,驿亭村落。停,通“ 亭 ”。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田畴赤地,而停落成市,发春而后,悬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劝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谓也。”
分類:驿亭村落
《漢語大詞典》:墟囿
村落园囿。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原隰荑緑柳,墟囿散红桃。”
分類:村落园囿
《漢語大詞典》:枳落
(1).枳木编制的篱笆。 汉 张衡 《西京赋》:“揩枳落,突棘藩。”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 卓 ( 董卓 )又发 何苗 棺,出其尸,支解节断,弃於道边,杀 苗 母 舞阳君 ,弃尸於苑枳落中。” 胡三省 注:“落,篱落也。”
(2).引申指村落,乡间。《晋书·夏侯湛传》:“僕固脂车以须放,秣马以待却,反耕於枳落,归志乎涡瀨,从容乎农夫,优游乎卒岁矣。”
《漢語大詞典》:郊陬
郊野村落。 清 冯桂芬 《上海果育堂记》:“党庠遂序,散布郊陬,以是民无失所,俗鲜犯法。”
分類:郊野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