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0,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板桥
桥上
断桥
桥西
桥头
长桥
桥畔
画桥
六桥
过桥
野桥
红桥
灞桥
虹桥
桥东
《國語辭典》:板桥(板橋)  拼音:bǎn qiáo
1.用木板架设的桥。《水浒传》第五回:「又赶了三二十里田地,过了一条板桥,远远地望见一簇红霞。」《老残游记》第八回:「惟有中间一线河身,土人架了一个板桥,不过数丈长的光景。」
2.地名。隶属新北市板桥区,位于台北市西南、淡水河东岸,纵贯铁路经此,为市政府所在地。境内有林家花园,为著名的园林古迹。
3.清人郑燮的号。参见「郑燮」条。
分類:木板架设
《骈字类编》:桥上(桥上)
唐 岑参 升仙桥 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唐 卢纶 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 野果垂桥上,高泉落水中。
唐 白居易 引泉 竟夕舟中坐,有时桥上眠。
唐 王建 早发汾南 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
分类:桥上
《國語辭典》:断桥(斷橋)  拼音:duàn qiáo
1.损毁的桥梁。唐。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二首之二:「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2.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孤山边的一座桥。本名「宝祐桥」。因孤山的路至此而断,故自唐代以来皆称为「断桥」。为西湖胜景之一。也称为「段家桥」。
3.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白素贞自金山寺战败,行至断桥,腹疼难禁。许仙踵至,小青恨许负心,拔剑欲杀之;白伉俪情深,力为解说,亲责许之薄倖;许赔罪明心,三人言归于好,偕赴杭州的故事。
《骈字类编》:桥西(桥西)
唐 岑参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國語辭典》:桥头(橋頭)  拼音:qiáo tóu
桥梁的两端和岸边接连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长桥(長橋)
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骈字类编》:桥畔(桥畔)
唐 薛能 杂曲歌辞 其十二 杨柳枝 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曲江亭。
唐 罗邺 洛水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漢語大詞典》:画桥(畫橋)
雕饰华丽的桥梁。 南朝 陈 阴铿 《渡岸桥》诗:“画桥长且曲,傍险復凭流。”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八:“杏花零落昼阴阴,画桥流水半篙深。”《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环曲岸,阴覆画桥低。”
《漢語大詞典》:六桥(六橋)
浙江省 杭州 西湖 外湖 苏堤 上之六桥: 映波 、 锁澜 、 望山 、 压堤 、 东浦 、 跨虹 。 宋 苏轼 所建。亦指 西湖 里湖之六桥: 环璧 、 流金 、 卧龙 、 隐秀 、 景行 、 濬源 。 明 杨孟瑛 所建。参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 宋 苏轼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六桥横絶天汉上, 北山 始与 南屏 通。”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明月娟娟筛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试华灯,约伴六桥行走。” 康有为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诗:“凄凉白马市中簫,梦入 西湖 数六桥。”
《國語辭典》:过桥(過橋)  拼音:guò qiáo
穿越桥面,从此到彼端。如:「前头是座独木桥,你过桥时要小心,免得跌入溪流中。」
《骈字类编》:野桥(野桥)
唐 沈佺期 咸阳览古 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唐 许浑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野桥沽酒茅檐醉,谁羡红楼一曲歌。
唐 李咸用 途中作 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
宋 苏轼 江月五首,并引 其四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
《國語辭典》:红桥(紅橋)  拼音:hóng qiáo
古时妓院聚集的地方。清。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眷柳条〉词:「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國語辭典》:灞桥(灞橋)  拼音:bà qiáo
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筑于灞水之上。汉人常于此折柳送别。后遂引申为离别之地。宋。陆游 秋波媚。秋到边城词:「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也作「霸桥」。
《國語辭典》:虹桥(虹橋)  拼音:hóng qiáo
弯曲如虹的长桥。唐。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诗:「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唐。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四首之三:「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骈字类编》:桥东(桥东)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虔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唐 杜甫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