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优婆塞(優婆塞)  拼音:yōu pó sè
梵语音译。指受五戒的在家男性佛教徒。《大智度论》卷四:「若从上数,应先菩萨,次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次佛故。」也作「伊蒲塞」、「邬波索迦」。
《國語辭典》:阿育王  拼音:ā yù wáng
印度古代国王。梵语Aśoka,意译无忧。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西元前二百七十三年即位,在位期间,几乎统一全印度,后归依佛教,并大力推行佛教,广立碑敕传说阿育王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并派人到国外传法,对后来佛教发展影响极大。
《國語辭典》:优婆夷(優婆夷)  拼音:yōu pó yí
梵语音译。指受五戒的在家女性佛教徒。《大智度论》卷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是声闻道。」也作「邬波斯迦」。
《漢語大詞典》:释帝(釋帝)
梵语“释提桓因”的略称。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借如梵天之闕, 释帝 之宫,两曜城池,五云楼观。”参见“ 释提桓因 ”。
分類:梵语略称
《國語辭典》:释提桓因(釋提桓因)  拼音:shì tí huán yīn
1.印度婆罗门、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为众神之首。他征服人间和魔界中的许多敌手,所以后来渐渐发展成战神。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2.佛教的护法神。为忉利天之主。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漢語大詞典》:洛叉
梵语。数词。十万。一说为万。 唐 唐求 《赠楚公》:“般若恆添持戒力,洛叉谁算念经功。”洛,一本作“ 落 ”。翻译名义集·数量:“洛叉,或落沙,此云十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今《华严经·阿僧秪品》,用中上数法,初数便云一百洛叉,洛叉此云万。”
《漢語大詞典》:阎浮檀(閻浮檀)
梵语。河名。檀,义译为河。阎浮树下有河,故称 阎浮檀 。大智度论卷三五:“此洲上有此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为 阎浮檀 金。” 宋 王安石 《咏菊》之一:“ 补落迦山 传得种, 阎浮檀 水染成花。光明一室真金色,復似 毗耶 长者家。”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出:“俺只见涧壑潺湲, 阎浮檀 水浄洄漩。”
《漢語大詞典》:鞞蓝风(鞞藍風)
梵语。疾风;暴风。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何不气一喷,散为鞞蓝风?” 钱仲联 笺注:“大宝积经:‘此三千大千世界,为毗嵐猛风之所吹坏,一切散灭,无有遗餘。’ 玄应 一切经音义:‘吠蓝婆风,旧经中或作毗嵐婆,或作鞞蓝。亦作随蓝,或作旋蓝,皆梵之楚夏耳。此云迅猛风也。’”
《漢語大詞典》:儴祛
梵语。 印度 古代神话中国王名,即 转轮王 。也写作“禳佉”、“蠰佉”。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其国尔时有 转轮圣王 名 儴佉 ,有四种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儴佉,一本作“穰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能皆化黔首,悉入道场,如妙乐之世, 儴佉 之国,则有自然秔米,无尽寳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國語辭典》:旃荼罗(旃荼羅)  拼音:zhān tú luó
印度四级种姓以外的贱民。梵语caṇḍāla的音译,为屠者、下姓之意。从事屠宰、除粪等工作。印度教徒视他们为不可接触者,甘地则改称为「上帝的孩子们」。其住处有特别的标志,而且均位于城外。《大唐西域记》卷三:「命旃荼罗抉去其眼。」也作「旃陀罗」。
《漢語大詞典》:兜楼婆香(兜樓婆香)
梵语。乳香;苏合香。《楞严经》卷七:“坛前别安一小火鑪,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
分類:梵语乳香
《漢語大詞典》:阿梨姨
梵语。即尼姑。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尼:“《翻译名义》:比邱尼称阿姨,亦称师姨,梵言阿棃姨,此翻尊者圣者。”
分類:梵语尼姑
《漢語大詞典》:扇搋
梵语。意译为黄门。指不具备外生殖器的男子。《俱舍光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翻译名义集·人伦:“扇搋……此云生天然,生者男根不满。”
《漢語大詞典》:闪多(閃多)
梵语。鬼。《立世阿毘昙论·云何品》:“云何鬼道名曰闪多? 阎摩罗王 名闪多,故其生与王同类,故名闪多。復説此道与餘道往还,善恶相通故名闪多。”
分類:梵语
《漢語大詞典》:僧伽彼
梵语。狮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狮:“狮为百兽长,故谓之狮。虓,象其声也。梵书谓之僧伽彼。”
分類:梵语狮子
《漢語大詞典》:拘卢舍(拘盧舍)
梵语。古 印度 计程单位。或作“俱卢舍”。意为“一牛吼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穷微之数,分一踰缮那为八拘卢舍。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法苑珠林卷三:“故《毗曇论》四肘为一弓,五百弓为一拘卢舍,八拘卢舍为一由旬。一弓长八尺,五百弓长四百丈,四百丈为一拘卢舍。”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