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棋石
石质棋子。 元 马臻 《春日闲居》诗之一:“蘚痕带露侵碁石,山影分云落砚池。”
分類:石质棋子
《漢語大詞典》:游具(遊具)
供游戏娱乐用的器具。如棋子、棋枰、骰子之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就把炉、榼、游具摆设起来。”
《漢語大詞典》:死子
围棋中被对方围死的棋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晋 罗什 与人碁,拾敌死子,空处如龙凤形。”
分類:围棋棋子
《漢語大詞典》:棋坐
亦作“棊坐”。 似棋子般列坐。南史·张永传:“朝廷所给赐脯餼,必棊坐齐割,手自颁赐。”
分類:棋子子般
《漢語大詞典》:棋列
亦作“棊列”。 如棋子般布列。后汉书·宦者传序:“府署第馆,棊列都鄙;子弟支附,过半於州国。” 李贤 注:“棊列,如棊之布列。” 元 许谦 《华盖山》诗:“楼臺市中居,棋列相背向。”
《漢語大詞典》:棋错(碁錯)
像棋子那样错杂布列。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形胜论》:“地六千顷,丁男六万人,碁错其间,无事则耕食而凿饮,有事则荷戈带甲,以壁於四郊。”
《國語辭典》:象棋  拼音:xiàng qí
1.一种棋戏。两人对下,持黑棋的一方有一个将,二个士、象、车、马、包,五颗卒等十六颗子;红棋则为一个帅,二个仕、相、车、傌、炮,五颗兵等十六颗子,各子走法不同。棋盘由九条直线与十条横线组成,中间划有河界。双方交替走子,以攻死对方的将或帅为胜。也称为「象戏」。
2.象棋游戏所使用的棋子。
《國語辭典》:卒子  拼音:zú zi
兵卒。《董西厢》卷三:「步兵卒子小偻儸,擂狼皮鼓,筛动金锣。」也称为「卒儿」。
《國語辭典》:死棋  拼音:sǐ qí
1.棋局中必死的棋子或必败的棋局。如:「你既走这一步死棋,便注定了失败的结果。」
2.比喻错误或失败的决定。如:「本来以为这是一条有守有攻的妙计,没想到阴错阳差的竟成了一步死棋。」
《漢語大詞典》:棋奁(棋奩)
亦作“棊奩”。 盛棋子的盒子。南史·范泰传:“ 法静 还, 义康 餉 熙先 铜匕铜镊袍段棊奩等物。”
分類:棋子盒子
《漢語大詞典》:散棋
一般的棋子。与“梟棋”相对。因以喻辅佐之人。战国策·楚策三:“夫梟棊之所以能为者,以散棊佐之也……今君何不为天下梟,而令臣等为散乎?” 鲍彪 注:“散,谓众棊。”
分類:棋子辅佐
《國語辭典》:叠棋(疊棋)  拼音:dié qí
孙息叠十二颗棋再加九粒鸡子于其上,以劝谏晋灵公勿造九层台的故事。见《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引《说苑》。比喻危险。《文选。左思。魏都赋》:「顾非累卵于叠棋,焉至观形而怀怛。」
《漢語大詞典》:博棋
指围棋子。 宋 陆游 《暴雨》诗:“黑云如龙爪,白雨如博棋。” 宋 吴幵 优古堂诗话·僧绰采蜡烛作凤凰:“ 僧虔 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不重作。”
分類:围棋棋子
《漢語大詞典》:夹食(夾食)
古棋戏。今民间仍有此戏,以围棋子为之。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夹食者,二人黄黑各十七棊,横列於前,第四道上,甲乙迭推,二棊夹一为食棊,不得食两,不得边食,不由道则不行。”
《國語辭典》:悔棋  拼音:huǐ qí
棋子落定后,觉得不妥,收回重下。如:「他棋品不好,时常悔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