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棍
指古代帝王赐给大臣表示权力、处罚官吏的黄色棍子。明史·孙懋传:“ 懋 言:‘ 宣 ( 史宣 )妄言御赐黄棍,听挞死官吏,胁主簿 孙锦 死,今又诬守职臣。’”
《漢語大詞典》:棍术(棍術)
武术的一种。指用棍子作器械的武术。棍有长棍、二节棍、三节棍等数种。棍法有劈、搠、盖、压、云、扫、穿、托、挑、撩、崩、拨等。
《國語辭典》:拐棍  拼音:guǎi gùn
1.拐杖。《红楼梦》第八三回:「看见老婆子手中拿著拐棍,赶著一个不乾不净的毛丫头道:『我是为照管这园中的花果树木来到这里,你作什么来了!』」
2.流氓、坏蛋。《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
《國語辭典》:拐杖  拼音:guǎi zhàng
支撑身体的手杖。《儒林外史》第一回:「敲了一会,里面一个婆婆,拄著拐杖,出来说道:『不在家了。』」
《國語辭典》:拐杖(枴杖)  拼音:guǎi zhàng
供人扶持的手杖。如:「爷爷的拐杖是用上好的木材做成的。」也作「拐棍」。
《国语辞典》:拨火棍(拨火棍)  拼音:bō huǒ gùn
拨弄柴火或炭火的棍子。
《国语辞典》:叉棍  拼音:chā gùn
武器名。一种前端成叉形的木制棍子。《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到天明时候,有几个猎户,手里拿著鸟鎗叉棍来。」
《漢語大詞典》:顶门杠(頂門杠)
关上门后从里面抵住门的粗大棍子。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六:“忙起身过去,恭恭敬敬把门栓抽脱,把顶门杠拿走。” 刘绍棠 《蛾眉》四:“‘我打折这个小畜生的腿!’ 唐二古怪 举起一根顶门杠。”
《漢語大詞典》:打杠子
用棍子打人,拦路抢劫。比喻夺取别人利益。 梁斌 《红旗谱》三四:“可没有想到,一出门就碰上打杠子的。”
《國語辭典》:曲棍球  拼音:qū gùn qiú
1.一种融合足球、冰球的激烈运动。可分为草地曲棍球、室内曲棍球、旱冰曲棍球、长曲棍球和水下曲棍球。比赛时以下端弯曲的球棍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多者为胜。
2.曲棍球运动所使用的球。体小而硬。
《國語辭典》:马杆(馬杆)  拼音:mǎ gān
盲人走路所用的拄杖。也作「马竿」。
《國語辭典》:魔杖  拼音:mó zhàng
魔术师用的棒子,通常具有神奇的魔力。如:「这位魔术师的技巧高妙,只要他随便耍耍魔杖,就能变出神奇的东西来。」
《國語辭典》:木棍  拼音:mù gùn
木制的棍子。如:「童子军拿著木棍在会场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