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枋子  拼音:fāng zi
1.方柱形的木材。
2.棺材。
分類:方子棺材
《漢語大詞典》:棺钉(棺釘)
钉棺材用的钉子。世说新语·方正“ 淮 妻,太尉 王凌 之妹,坐 凌 事,当并诛”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凌 自知罪重,试索棺钉以观太傅意,太傅给之。”
《漢語大詞典》:棺尸(棺屍)
棺材中的尸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行。”
分類:棺材尸体
《漢語大詞典》:敛槥(斂槥)
殡殓时用的简陋的小棺材。敛,通“ 殮 ”。《宋书·孝武帝纪》:“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闕衣裳,没无敛槥。”
《國語辭典》:爇榇(爇櫬)  拼音:ruò chèn
焚烧棺材。古代败战一方于车上装棺求降,表示有罪当戮,而战胜者则焚棺以示饶恕。南朝陈。徐陵〈册陈公九锡文〉:「爇榇以表其含弘,焚书以安其反侧。」
《國語辭典》:入殓(入殮)  拼音:rù liàn
把尸体放进棺中。《儒林外史》第六回:「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红楼梦》第六三回:「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
《漢語大詞典》:机窆(機窆)
用机械将棺材落葬。礼记·檀弓下“ 季康子 之母死, 公输若 方小,敛, 般 请以机封” 唐 孔颖达 疏:“其 若 之族人 公输般 性有技巧,请为以转动机关窆而下棺……时有 公肩假 止而不许曰:‘不可为机窆之事。’” 陈澔 集说:“机窆,谓以机关转动之器下棺,不用碑与繂也。”
分類:机械棺材
《國語辭典》:装殓(裝殮)  拼音:zhuāng liàn
为死者穿衣入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匡超人呼天抢地,一面安排装殓。」
《漢語大詞典》:朱寿之器(朱壽之器)
红漆棺材。后汉书·梁商传:“及薨,帝亲临丧……赐以东园朱寿之器、银鏤、黄肠、玉匣、什物二十八种。” 李贤 注:“寿器,棺也,以朱饰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堪舆》:“今观佳城鬱鬱,而土色纯殷,恐致不祥,请一观朱寿之器。”
分類:红漆棺材
《漢語大詞典》:塘坟(塘墳)
近海盐区无山地,盐民死后在海堤下部掘一缺口将棺材埋入,作为坟墓,称塘坟。 何云祥 《嫂嫂》:“我向四周围亮了下电筒,准备坐下去。猛地看见了塘脚边的‘塘坟’,这正是爹的坟。”
《漢語大詞典》:送殓(送殮)
指陪伴丧家把死者放入棺材。《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 方氏 索性送殮过了,方才归家。”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和 魏连殳 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茅盾 《子夜》二:“本想明天来辞行,如今恰又碰上老太爷的大事,是该当来送殓的。”
《漢語大詞典》:孝器
指棺材等丧具。《天雨花》第八回:“忙着家人唤工匠,做其孝器莫消停。”
分類:棺材
《国语辞典》:棺材里伸手(棺材里伸手)  拼音:guān cai lǐ shēn shǒu
(歇后语)死要钱。指人死进了棺材,还伸出手来。比喻人爱财如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我眼睛里还看得见他的钱么?现在那些中堂大人们,那一个不是棺材里伸出手来──死要的。」也作「棺材里伸出手来」。
《国语辞典》:桐棺三寸  拼音:tóng guān sān cùn
以桐木制成厚仅三寸的棺材。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
《国语辞典》:孝幔  拼音:xiào màn
挂在棺材前头的布幔。《海上花列传》第四二回:「挂著蓝布孝幔,灵前四众尼姑对坐讽经。」也称为「孝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