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檀轴
真檀
白旃檀
末香
旃檀瑞像
檀香炉
檀香扇
牛头旃檀
《漢語大詞典》:檀轴(檀軸)
用檀香木做的画轴。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装褫书画定式:“檀香辟溼气,画必用檀轴有益,开匣有香而无糊气,又辟螙也。”
《漢語大詞典》:真檀
香木名。即檀香。 唐 皮日休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红翠数声瑶室响,真檀一炷石楼深。” 宋 洪刍 香谱·白檀香:“又有紫真檀,人磨之,以涂风肿,虽不生於中华,而人间遍有之。”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檀香
《漢語大詞典》:白旃檀
即白檀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风。” 唐 白居易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既无白旃檀,何以除热恼?” 唐 寒山 之九七:“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旃檀。”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檀香:“白旃檀,气味辛温,无毒。”参见“ 白檀 ”。
分類:檀香
《國語辭典》:白檀  拼音:bái tán
植物名:(1)灰木科灰木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约达十公尺,枝细长而向上开展。叶有短柄,椭圆形或倒卵形,长三至十一公分,两面被毛。花白色,有香味。核果卵状球形,长五至八公厘。(2)檀香科檀香属,「檀香」之别称,参见「檀香」条。
《漢語大詞典》:末香
指捣成细末状的沉香、檀香等。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末香一斤,价二分五厘。”
分類:沉香檀香
《漢語大詞典》:旃檀瑞像
檀香木刻的 释迦牟尼 像。梁书·诸夷传·扶南国:“﹝ 天监 ﹞十八年,復遣使送 天竺 旃檀瑞像、婆罗树叶。”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释氏 有旃檀瑞像者,见於内典。谓 释氏 在世时説法於 忉利天 ,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於他方取旃檀木,摄匠手登天,视其相好,归而刻焉。 释氏 者身长丈六尺,紫金色,人閒世絶不可拟。独他方有旃檀木者能比方故也。瑞像则八尺而已,盖减师之半。”亦称“ 旃檀佛像 ”。元史·世祖纪十二:“幸 大圣寿万安寺 ,置旃檀佛像;命帝师及西僧作佛事坐静二十会。” 震均 天咫偶闻卷一:“ 旃檀寺 本名 宏仁 ,以旃檀佛像所在,俗呼为 旃檀 云…… 庚子 之乱,寺毁,像不知所在。”
《漢語大詞典》:檀香炉(檀香爐)
烧檀香的香炉。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这个当儿,屋里早有僕妇们捧着个金漆盘儿,搭着个大红袱子,上面扎着个小檀香炉,点得香烟繚绕。”
分類:檀香香炉
《國語辭典》:檀香扇  拼音:tán xiāng shàn
用檀香木制成的扇子。扇动时能散发檀木的清香。
《漢語大詞典》:牛头旃檀(牛頭旃檀)
梵语的音义并译。即旃檀香树。以其产地之山状若牛头,故称。法苑珠林卷十五引佛本行经:“尔时太子即初就学,将好最妙牛头旃檀作於书板,纯用七宝庄严四缘,以天种种殊特妙香涂其背上。”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二七:“旃檀那,谓牛头旃檀等,赤即紫檀之类,白谓白檀之属。”亦省称“ 牛头 ”。《翻译名义集·众香》“牛头旃檀”引《华严经》:“ 摩罗耶山 出旃檀香,名曰牛头。”《翻译名义集·众香》“牛头旃檀”引《正法念经》:“此洲有山,名曰 高山 。 高山 之峰,多有牛头旃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於此峰中生旃檀树,故名牛头。”参见“ 檀香 ”、“ 旃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