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檀香  拼音:tán xiāng
植物名。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属的半寄生性常绿小乔木。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太平洋岛屿上。其株高可达十公尺,叶革质,对生,卵状椭圆形。圆锥花序。萼筒钟状,裂片四枚,花瓣不存。核果黑熟,近球形,径约二十公厘。主干和根部含有黄色芳香油,可蒸馏提取白檀油,用以制造香料、香皂和药材。木材黄褐色,质密致而坚韧,可用来雕刻及制饰品、家具,香味可保持数年之久。也称为「白檀」。
《漢語大詞典》:檀香梅
腊梅的一种。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蜡梅﹞凡三种……最先开,色深黄,如紫檀,花密香浓,名檀香梅,此品最佳。”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蜡梅
分類:腊梅
《分类字锦》:檀香笔格(檀香笔格)
云仙杂记李白游慈恩寺寺僧用水松牌刷以吴胶粉捧乞新诗白为题讫僧献元沙钵绿英梅檀香笔格兰缣裤紫琼霜
分类:文具
《漢語大詞典》:檀香炉(檀香爐)
烧檀香的香炉。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这个当儿,屋里早有僕妇们捧着个金漆盘儿,搭着个大红袱子,上面扎着个小檀香炉,点得香烟繚绕。”
分類:檀香香炉
《國語辭典》:檀香扇  拼音:tán xiāng shàn
用檀香木制成的扇子。扇动时能散发檀木的清香。
《国语辞典》:檀香山  拼音:tán xiāng shān
Honululu
城市名。位于美国夏威夷州欧胡岛东南部,地处北太平洋的中心,为美国海空军的重要根据地。也译作「火奴鲁鲁」。
《國語辭典》:旃檀  拼音:zhān tán
檀香。梵语Candana的音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木篇》:「木五香,根旃檀,节沉香,花鸡舌,叶藿,胶薰陆。」也作「栴檀」。
分類:檀香
《國語辭典》:檀香  拼音:tán xiāng
植物名。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属的半寄生性常绿小乔木。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太平洋岛屿上。其株高可达十公尺,叶革质,对生,卵状椭圆形。圆锥花序。萼筒钟状,裂片四枚,花瓣不存。核果黑熟,近球形,径约二十公厘。主干和根部含有黄色芳香油,可蒸馏提取白檀油,用以制造香料、香皂和药材。木材黄褐色,质密致而坚韧,可用来雕刻及制饰品、家具,香味可保持数年之久。也称为「白檀」。
《漢語大詞典》:檀印
檀香。 前蜀 贯休 《桐江闲居》诗之三:“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
分類:檀香
《國語辭典》:焚香  拼音:fén xiāng
烧香。《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劭集诸州朝集使,洗手焚香,闭目读之,曲折其声,有如歌咏。」《三国演义》第五回:「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國語辭典》:栴檀  拼音:zhān tán
檀香。梵语Candana的音译。参见「旃檀」条。
《國語辭典》:檀香  拼音:tán xiāng
植物名。一般指檀香科檀香属的半寄生性常绿小乔木。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太平洋岛屿上。其株高可达十公尺,叶革质,对生,卵状椭圆形。圆锥花序。萼筒钟状,裂片四枚,花瓣不存。核果黑熟,近球形,径约二十公厘。主干和根部含有黄色芳香油,可蒸馏提取白檀油,用以制造香料、香皂和药材。木材黄褐色,质密致而坚韧,可用来雕刻及制饰品、家具,香味可保持数年之久。也称为「白檀」。
《國語辭典》:白檀  拼音:bái tán
植物名:(1)灰木科灰木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约达十公尺,枝细长而向上开展。叶有短柄,椭圆形或倒卵形,长三至十一公分,两面被毛。花白色,有香味。核果卵状球形,长五至八公厘。(2)檀香科檀香属,「檀香」之别称,参见「檀香」条。
《漢語大詞典》:檀烟(檀煙)
檀香燃着所生之烟。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焰九光之莲炬,下照冥津;飘三素之檀烟,上闻真域。”
分類:檀香
《国语辞典》:点香(点香)  拼音:diǎn xiāng
点燃檀香之类的薰香或香料。《红楼梦》第六四回:「我们姑娘素日屋内,除摆新鲜花果木瓜之类,又不大喜薰衣服;就是点香,亦当点在常坐卧之处。」
《漢語大詞典》:檀炷
燃着的檀香。 前蜀 杜光庭 《飞龙唐裔仆射受正一箓词》:“兰灯夜烛於九冥,檀炷晨飞於三境。”
分類:檀香
《國語辭典》:藏香  拼音:zàng xiāng
西藏所产的线香。以檀香、芸香、艾等香料制成。有黑、黄二色。藏族用来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