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欠债(欠債)  拼音:qiàn zhài
负债。《儒林外史》第九回:「他不过是欠债,并非犯法。」
《国语辞典》:欠债还钱(欠债还钱)  拼音:qiàn zhài huán qián
积欠债务必须偿还。如:「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请务必尽快清偿。」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国语辞典》: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拼音: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
(谚语)杀人要抵命,欠钱要偿还。比喻亏欠人家什么,就得归还什么。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既是不关亲,你岂不闻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他是别处人,你不认他罢了,拿甚么器杖打破他头?」
《漢語大詞典》:宿负(宿負)
(1).旧欠的债务。旧时常指拖欠的赋税。汉书·张敞传:“ 敞 皆召见责问,因貰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晋书·武帝纪:“復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逋债宿负皆勿收。” 清 唐孙华 《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念当毕婚娶,譬如偿宿负。”
(2).指前世的欠债。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汝知库耶?业报如此,当随吾还寺,鬼磑作麵供众,以偿宿负。”
《國語辭典》:负责(負責)  拼音:fù zé
1.担负责任。如:「他在报社负责编辑的工作。」
2.欠债。《汉书。卷九三。佞幸传。邓通传》:「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钜万。」
《漢語大詞典》:负物(負物)
(1).背物;载物。魏书·食货志:“ 神龟 、 正光 之际,府藏盈溢, 灵太后 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宋 洪兴祖 补注:“此言鼇在海中,其负山若舟之负物,今释水而陆,反为人所负,何罪而见徙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其负物则少者轻,老者重。”
(2).有负众望。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放流表》:“行不负物,心不愧神。”
(3).欠债。 明 徐献忠 《吴兴掌故集·杂考》:“其邻有责息於外,歷年不还,乃假之使责让,惧以祸福。负物者以为鬼神,即畀还之,其人亦自不知所以然。”
《漢語大詞典》:负偿(負償)
欠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是前生宿世负偿伊,也须有还彻。”
分類:欠债
《漢語大詞典》:背债(背債)
欠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外面看着虽似阔绰,其实他穿的戴的,十个有九个是租来的,而且没有一个不背债。” 茅盾 《故乡杂记》三:“怎么你就只够吃到立夏边呢?而且你又新背了几十块钱债?”
分類:欠债
《国语辞典》:背空子  拼音:bèi kòng zi
欠债。如:「他背空子目的是为了出国留学。」《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不瞒乾娘说,你女婿自从弄这个官到省,就背了一身的空子。」
分类:欠债
《国语辞典》:拉窟窿  拼音:lā kū long
欠债。如:「那个败家子因为挥霍无度,入不敷出,到处拉窟窿。」
分类:欠债
《國語辭典》:拉账(拉賬)  拼音:lā zhàng
1.赊账。如:「除非你把欠我的钱还清了,否则不准再来我店里拉账!」也作「拉帐」。
2.欠人债务。《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外头拉的账不开发使得么!谁叫我应这个名儿,只好把老太太给我的东西折变去罢了!」
分類:欠债
《國語辭典》:破产(破產)  拼音:pò chǎn
1.丧失所有的家产。《新唐书。卷一五九。列传。卢坦》:「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
2.一般认为当债务人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即为破产;但依《破产法》之规定,破产须经和解或破产程序并由法院宣告。
《國語辭典》:偿债(償債)  拼音:cháng zhài
归还债款。如:「因为丈夫生意失败,于是她变卖了所有的首饰来帮他偿债。」
《漢語大詞典》:索逋
催讨欠债。 元 刘君锡 《来生债》楔子:“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果报·守土吏狎妓:“ 璧成 在南中游狎邪,所携金不足,则贷之 魏 公府,凡数千金,比还,索逋者踵至。”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诗:“昨宵连巷喧索逋,我亦瑟缩羞妻孥。” 叶圣陶 《穷愁》:“每来索逋,輒哀颜谢。”
分類:催讨欠债
《漢語大詞典》:冤债(冤債)
谓造孽必有报应,犹如欠债。《花月痕》第一回:“三生冤债,虽授首於藁街,一段痴情,早销魂於蓬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