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教案  拼音:jiào àn
1.特别指在满清末年时,外国教会欺压民众及民众反抗传教士所发生的各种案件。
2.教师根据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将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事先加以计划,以便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
3.学校教室中,供教师用的桌子。
《漢語大詞典》:鱼霸(魚霸)
占有渔船、鱼网等或开鱼行剥削和欺压渔民的恶霸。 柳杞 《夫妻船》:“漂过了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终于在《解放军进行曲》的歌声中,摆脱了鱼伢子鱼霸的层层剥削敲诈,进入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了。” 方之 《栽草记》一:“如今是什么世道啦,鱼霸滩主早垮了台,他们那个大王爷也下了茅缸里啦!”参见“ 渔霸 ”。
《國語辭典》:渔霸(漁霸)  拼音:yú bà
用不法手段欺压渔民的恶霸。
《國語辭典》:渔霸(漁霸)  拼音:yú bà
用不法手段欺压渔民的恶霸。
《國語辭典》:仗势欺人(仗勢欺人)  拼音:zhàng shì qī rén
凭著权势,欺侮压榨他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国语辞典》:驴蒙虎皮(驴蒙虎皮)  拼音:lǘ méng hǔ pí
实为驴子,却披上虎皮。比喻倚仗他人的权势来吓唬人或欺压人。如:「驴蒙虎皮,仗势欺人,是最要不得的行为。」
《国语辞典》:陵上虐下  拼音:líng shàng nüè xià
欺骗上司,凌辱下属。形容处处欺压别人。《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晋书。卷八五。列传。刘毅》:「而长恶不悛,志为奸宄,陵上虐下,纵逸无度。」
《国语辞典》:贵不凌贱(贵不凌贱)  拼音:guì bù líng jiàn
富贵的人不欺压凌侮卑贱的人。《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治遍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国语辞典》:作福作威  拼音:zuò fú zuò wēi
藉著权势来欺压别人。《书经。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旧唐书。卷一一四。周智光传》:「仆固怀恩岂有反状!皆由尔鼠辈作福作威,惧死不敢入朝。」也作「作威作福」。
分类:权势欺压
《国语辞典》:依官仗势(依官仗势)  拼音:yī guān zhàng shì
凭藉官位权势欺压别人。
《国语辞典》:倚财仗势(倚财仗势)  拼音:yǐ cái zhàng shì
仗著金钱与权势,欺压别人。《红楼梦》第三回:「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国语辞典》:倚势挟权(倚势挟权)  拼音:yǐ shì xié quán
仗著权势,欺压别人。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行至郊外,撞见一个倚势挟权的葛彪,马踏死小生的母,又打死我的浑家。」元。无名氏《黄花峪》第四折:「则为你蔡衙内倚势挟权,李幼奴守志心坚。」
分类:权势欺压
《国语辞典》:欺辱  拼音:qī rǔ
欺压侮辱。如:「大家都不能容忍那恶汉的欺辱。」
《国语辞典》:榨油水  拼音:zhà yóu shuǐ
压榨出油和水。比喻以欺压、敲诈的方式非法搜刮取得钱财。如:「他是个小气鬼,你怎样去向他榨油水?简直不可能!」
《国语辞典》:谄上抑下(谄上抑下)  拼音:chǎn shàng yì xià
巴结上司,欺压部属。《北史。卷二○。叔孙建传》:「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國語辭典》:附上罔下  拼音:fù shàng wǎng xià
附和君王,欺骗臣下。汉。刘向《说苑。卷二。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