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箸土傅籍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
《漢語大詞典》:正榜
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公布正式录取名单的榜示。与“副榜”相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写完了正榜,各官歇息了一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众官再出来升座,再写了副榜,然后填写前五名。”
《漢語大詞典》:正币(正幣)
指玉、皮、帛、刀、布等正式交易的货币。礼记·曲礼下“野外军中无挚” 唐 孔颖达 疏:“若土地无正币,则时物皆可也。”
《漢語大詞典》:正头妻(正頭妻)
正式的、合法的妻子。《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老爷、老奶奶明媒正礼与大爷娶的正头妻,上面见放着老爷、老奶奶,谁敢休?”
《漢語大詞典》:正条划(正條劃)
正式刑条。 元 李五 《虎头碑》第三折:“你今日犯下正条划的罪来,兀自这般崛强哩!”
分類:正式
《漢語大詞典》:正腔钱(正腔錢)
指正式的赎身钱。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我则索你个正腔钱,省了你那买閒钱。”
《漢語大詞典》:正聘
(1).谓诸侯间因公事派遣使者进行的正式访问。礼记·玉藻“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 唐 孔颖达 疏:“‘大夫私事使’者,谓非正聘之礼,谓以君之使而出使。‘私人摈则称名’者,谓以己之属臣为摈相,虽是上大夫及下大夫者,则皆称大夫之名,以其非公事正聘,故降而称名也。”
(2).指婚事中正式行聘。 徐迟 《牡丹》三:“一个有身价的人物明媒正聘,获得了 魏紫 。”
《漢語大詞典》:正南巴北
亦作“ 正南八北 ”。亦作“ 正南靠北 ”。
(1).方言。地道的,确实的。 梁斌 《红旗谱》六:“咱是正南巴北的老实庄稼人嘛。”
(2).方言。正经的,正式的。 刘流 《飞行员大闹县城》:“他早知道这个平民大药房不是正南八北的买卖,虽然还没摸清它的底细,但是知道它和特务机关有联系。” 田流 《王运昇》:“从小就没有正南靠北地种过庄稼,哪里会有什么生产经验。”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十二章:“怎么来的?我是一不靠情面,二不靠照顾,光明正大,正南巴北,奉了命令来的。”
《漢語大詞典》:真册
由皇帝正式封立。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 宝元 於 拓跋 夏 元昊 初叛命,遣人诣闕,表言诸蕃推奉,求朝廷真册。”
分類:正式帝王
《漢語大詞典》:招待会
娱乐或取乐性的社交集会或聚会
一种常为表示隆重或正式欢迎的社交集会
《漢語大詞典》:抬盘
同“擡盘”。犹桌面。多用以喻正式的场面。 周立波 《卜春秀》:“ 卜春秀 无论如何不肯陪客人吃饭…… 卜妈 发火了,咬着牙道:‘上不得抬盘的贱货,你只莫理她。’”
《國語辭典》:通知单(通知單)  拼音:tōng zhī dān
针对个人所发的告知的文件,通常只有一张单子。如:「缴费通知单」、「他接到开校务会议的通知单。」
《國語辭典》:野草閒花  拼音:yě cǎo xián huā
野外丛生的花草。比喻娼妓或行为不检的女子。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閒花作近邻。」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四六出:「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閒花?」也作「閒花野草」。
《漢語大詞典》:夜礼服
晚上正式或半正式社交场合惯常穿用的服装
妇女穿的带裙长外衣,通常长达地面或踝部 b(1)∶男子的一套夜礼服,通常包括一件黑色或藏青色燕尾服和相称的裤子以及带硬衬胸的白衬衫和白蝴蝶结领带 (2)∶男子的成套服装通常包括黑色、藏青色或白色夜小礼服、黑蝴蝶结领带、带硬衬胸或打褶软衬衫和一条腰带
《國語辭典》:小道消息  拼音:xiǎo dào xiāo xí
非由正当途径得来的消息。如:「这件事的小道消息特别多,要小心分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