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便衣  拼音:biàn yī
1.平时在家所穿的衣服。相对于官服、制服而言。《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十一点,只见门口轿子渐渐拥挤,许多官员都著了便衣,带著家人,陆续进来。」《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万帅到签押房换了便衣坐定,一声儿不言语。」也作「便服」。
2.身穿便服执行公务的军人或警察。
《國語辭典》:转正(轉正)  拼音:zhuǎn zhèng
大陆地区指机构中非正式成员转为正式成员。
《國語辭典》:司铎(司鐸)  拼音:sī duó
1.古代宣扬教化、颁布政令时击铎警众,故称主持教化的人为「司铎」。《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树表,司铎授钲。」也称为「秉铎」。
2.对天主教东正教神职人员的尊称。
3.鲁国宫殿的名称。《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铎火。」
4.复姓。周时有司铎射,为鲁国大夫。
《國語辭典》:官讳(官諱)  拼音:guān huì
官职和名字。唐。白行简《李娃传》:「父不敢认,见其祖父官讳,方大惊,命登阶,抚背痛哭。」
《國語辭典》:军歌(軍歌)  拼音:jūn gē
军中所唱的歌曲。内容以激励军士的爱国情操、袍泽情谊、提高士气为主,其节奏强而有力,多在行军时唱。
《漢語大詞典》:正卒
(1). 周 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周礼·地官·小司徒》“以其餘为羡” 唐 贾公彦 疏:“一家兄弟虽多,除一人为正卒,正卒之外,其餘皆为羡卒。” 清 林颐山 《经述一·释赋税二》:“起军之法,家出一人为正卒,餘为羡卒……正卒有定数,羡卒无定数,备多用少,乃 周 礼制军之精意。”
(2). 汉 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汉书·食货志上“又加月为更卒,已復为正” 唐 颜师古 注:“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谓给中都官者也。”
《國語辭典》:报告(報告)  拼音:bào gào
1.陈述,一般多为下对上。如:「这事我须回营报告。」
2.宣告。《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
3.报告的言语内容或文书。如:「口头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
4.应用文的一种。用于下级属员向上级陈述意见时用之。
《國語辭典》:别称(別稱)  拼音:bié chēng
正式名称以外的称呼。如:「地瓜是番薯的别称。」「落花生的别称是土豆。」
分類:正式
《漢語大詞典》:正储(正儲)
皇位的正式继承人。 明 李东阳 《务学》诗:“请看圣学从家教,蒙养如今有正储。”
《國語辭典》:正取  拼音:zhèng qǔ
正式录取。相对于备取而言。如:「这次中文研究所放榜,一共正取十五名,备取二名。」
分類:正式录取
《國語辭典》:正规(正規)  拼音:zhèng guī
符合正式规定的或正常标准的。如:「正规教育」、「正规部队」。
《漢語大詞典》:正户
(1).有正式户籍而定居的人民。逸周书·允文:“人知不弃,爱守正户。” 孔晁 注:“人守正户,言不逃亡。”韩非子·亡徵:“公家虚而大臣实,正户贫而寄寓富。”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正户,谓有正籍而不移徙之民也。”
(2).指 清 代按八旗人丁册开立的户籍。清史稿·食货志一:“八旗别载册籍之人,原係开户家奴冒入正户。”
《國語辭典》:正配  拼音:zhèng pèi
相配。《红楼梦》第三四回:「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
《漢語大詞典》:别宇
正式宫殿以外的宫室。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离宫既作,别宇云施。”
《漢語大詞典》:别宅
(1).犹别第。正宅以外的住宅。晋书·裴楷传:“﹝ 裴楷 ﹞尝营别宅,其从兄 衍 见而悦之,即以宅与 衍 。”
(2).旧指无正式夫妻关系而同居的妇女。又称外妇、外妻。 唐 顾况 《瑶草春》诗序:“ 陇 西 李迅 者,纳别宅 监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