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阴错(陰錯)
(1).古代历数术语。在六十甲子中,甲子、甲午为阳辰。阳辰之前三辰,即甲子之前辛酉、壬戌、癸亥,甲午之前辛卯、壬辰、癸巳皆为“阴错”。见 明 王逵 蠡海集·历数
(2).阴阳家的迷信说法。谓农历正月庚戌,二月辛酉,三月庚申,四月己未、丁未,六月己巳、丁巳,七月甲辰,八月乙卯,九月甲寅,十月癸丑,十二月癸亥为阴错,百事不宜。《协纪辨方书·义例二·阴错》:“《堪舆经》曰:以阴建之支配当方之干,阴阳自相配合为日,以值所衝之宿为阴错。”
《漢語大詞典》:七宝羹(七寶羹)
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 清 黄景仁 《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國語辭典》:顺星(順星)  拼音:shùn xīng
旧时民间于阴历正月初八日祭星辰,称为「顺星」。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顺星》:「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
《漢語大詞典》:三阳节(三陽節)
谓农历正月初七。即人日。 清 黄景仁 《人日登黑窑厂》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漢語大詞典》:探官茧(探官繭)
唐 宋 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探官:“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麵蠒,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人日:“《岁时杂记》:‘人日,京都贵家造麵蠒,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餕馅也。名曰探官蠒。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蠒。馅中置帋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 宋 范成大 《两头纤纤》诗之一:“两头纤纤探官茧,半白半黑鹤氅缘。”
《漢語大詞典》:涂苏(塗蘇)
(1).古时一种有檐的帽子。 南朝 梁 刘孝威 《结客少年场行》:“插腰铜匕首,障日锦涂苏。”
(2).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而饮,以避瘟气。 唐 施肩吾 《夜宴曲》:“被郎嗔罚涂苏酒,酒入四肢红玉软。”
《国语辞典》:小年朝  拼音:xiǎo nián zhāo
俗称农历正月初三为「小年朝」。传统习俗在这一天不出门、不宴客,而在家中祭祀天神、地祇及祖先。也称为「赤狗日」。
《漢語大詞典》:占辛
宋 时农家根据正月上旬辛日出现之迟早预卜当年麦收,谓之“占辛”。辛日迟,则麦熟。 宋 苏辙 《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从》之一:“天遣雨师先洒道,农夫不復误占辛。”自注:“农家常以上辛占麦,辛深则麦熟。今年正月八日得辛,而雨不时,应驾未出一日,初得雷雨,麦始有望。”
《漢語大詞典》:姑获(姑獲)
传说中鸟名。相传为产妇所化,正月夜出现,其声似小儿泣,喜取人女子养之,至有小儿之家,即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说鸟落尘于儿衣中,可令儿病,也叫“鬼鸟”、“女鸟”、“夜行游女”。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姑获鸟
《漢語大詞典》:放魂
旧时农历正月朔日至十八日收灯止,纵少年尽情游戏欢乐,无论昼夜,谓之“放魂”。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正月朔日﹞自此少年游冶,翩翩徵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唱説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
《漢語大詞典》:分龙节(分龍節)
宋 时 池州 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风俗:“ 池州 俗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为‘分龙节’。雨则多大水。”
《漢語大詞典》:辟恶酒(辟惡酒)
即椒柏酒。旧俗,正月一日饮椒实、柏叶所浸酒,谓饮之可辟恶气、消疾疫,故名。 北周 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参见“ 椒柏酒 ”。
《漢語大詞典》:椒柏酒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
《漢語大詞典》:椒柏酒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
《漢語大詞典》:零雀
小鸟名。色黑,正月旦日,为蜜蜂同行诸山,寻求安身之处,故也称蜜母。太平御览卷九二八引 晋 郭璞 《蜜蜂赋》:“大君以总群氏,又协气於零雀。”原注:“蜜母,一名零雀。”参见“ 蜜母 ”。
《漢語大詞典》:蜜母
随护蜜蜂的黑色小鸟。太平御览卷九二八引 三国 吴 沈莹 《临海异物志》:“蜜母,小鸟也。色黑。正月旦为蜜蜂周行诸山,求安处,蜂随之。蜜母暮还入蜂中。”
《漢語大詞典》:朔数(朔數)
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 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 贾公彦 疏:“中气帀则为岁,朔气帀则为年。” 孙诒让 正义:“朔数者,谓自今年正月朔数至后年正月朔,月会日於十二次一周,是为一年十二月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