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献春(獻春)
孟春;新春。指农历正月。 晋 王浚 《从幸洛水饯王公》诗:“羣僚荷恩泽,朱颜感献春。”《魏书·乐志》:“自献春被旨,赐令博採经传,更制金石。”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春。”
《漢語大詞典》:春元
正月初一。宋史·乐志十四:“消辰协吉,时维春元,上册三殿,旷古无前。”
《國語辭典》:穷九(窮九)  拼音:qióng jiǔ
「送穷」的别称。相传黄帝曾孙高辛氏有一个儿子,既不喜欢穿好的衣服,也不爱吃好的食物,因此宫中的人称他为「穷子」。穷子死在正月二十九日,宫里面的人给他送葬,因此称「送穷子」,故称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也称为「送穷」。
《漢語大詞典》:马日(馬日)
(1).正月初六日。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人日:“ 东方朔 《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
(2).每个月的二十一日。平水韵上声第二十一韵韵目为马,故二十一日旧时简称马日。如:“马日事变”,即因发生在1927年5月21日,故称。
《國語辭典》:年节(年節)  拼音:nián jié
农历新年的节日。一般指除夕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期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真是到手佳期,却成虚度,闷闷不乐,过了年节。」
《漢語大詞典》:地正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指 殷 代以丑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的历法。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正》:“十二月之时,万物始牙而白。白者阴气,故 殷 为地正,色尚白也。”《礼记·檀弓上》“ 殷 人尚白” 郑玄 注“以建丑之月为正” 唐 孔颖达 疏:“ 殷 质法天,而为地正。”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卫灵公十三:“其説备於 刘歆 《三统历》。古时迭用此法, 夏 则改 尧 舜 所用 顓頊 之地正,而復上古之人正也。”参见“ 三正 ”。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ēng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称为「三正」。《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自)洎周公维新,姬公定法,䌷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也称为「三统」。
《國語辭典》:三正  拼音:sān zhèng
天、地、人的正道。《书经。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汉。孔安国。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
《國語辭典》:放夜  拼音:fàng yè
唐时长安实行宵禁。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城中不禁夜行,以便观灯赏月,称为「放夜」。宋。周邦彦 解语花。风销焰蜡词:「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國語辭典》:三端  拼音:sān duān
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合称为「三端」。《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南朝梁。简文帝〈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
《漢語大詞典》:三始
(1).三朝。指正月一日。汉书·鲍宣传:“今日蚀於三始,诚可畏惧。”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唐 李义府 《在巂州遥叙封禅》诗:“三始貽遐貺,万岁受重釐。” 清 顾炎武 《元日》诗:“留此三始朝,归我 中华 君。”参见“ 三朝 ”。
(2).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礼记·冠义》“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汉 郑玄 注:“言人为礼,以此三者为始。三始既备,乃可求以三行也。”
(3).指第三个被贬官为 始安 太守的人。梁书·裴邃传:“由是左迁为 始安 太守。 邃 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乃致书於 吕僧珍 曰:‘昔 阮咸 、 颜延 有二始之嘆,吾才不逮古人,今为三始,非其愿也,将如之何!’”参见“ 二始 ”。
(4). 汉 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隋书·音乐志中:“《难书·律历志》,天地人及四时,谓之七始。黄鐘为天始,林鐘为地始,太簇为人始,是为三始。”
《漢語大詞典》:午月
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称五月为午月。
《漢語大詞典》:吉亥
古礼,天子于每年农历正月之亥日亲耕。其日卜须吉,故称“吉亥”。先卜上旬之亥日,如不吉,则再卜中旬、下旬。旧唐书·礼仪志四:“孟春吉亥,祭帝社於藉田,天子亲耕……诸祭祀卜日,皆先卜上旬;不吉,次卜中旬、下旬。”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四年:“《六典》《礼阁新仪》,并先云上辛祀昊天,次云吉亥享先农。”
《國語辭典》:灯期(燈期)  拼音:dēng qí
观赏花灯的日期,即灯节。宋。陆游 上元前一日诗:「峭寒增酒价,微雨恼灯期。」
《國語辭典》:灯节(燈節)  拼音:dēng jié
元宵节的别称。参见「元宵节」条。《金瓶梅》第四三回:「你等过灯节再来计较,我连日家中有事。」《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二分银子在和尚家代饭,约定灯节后下乡,正月二十开馆。」
《國語辭典》:四孟  拼音:sì mèng
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皆为四季的第一个月。《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辰星出于四孟,太白经天而行。」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漢語大詞典》:刚卯(剛卯)
汉 代人用以辟邪的佩饰。于正月卯日制成,以金、玉或桃木为材料,刻有辟邪内容的文字。《汉书·王莽传中》:“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今有玉在者,铭其一面曰:正月刚卯。’ 晋灼 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其一铭曰:疾日严卯,帝令 夔 化,顺尔固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癉,莫我敢当。’今往往有土中得玉刚卯者,案大小及文, 服 説是也。” 宋 马永卿 嬾真子·正月刚卯:“盖刚者,强也;卯者,刘也。正月佩之,尊国姓也。” 元 方回 《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诗:“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
《漢語大詞典》:周月
(1). 周 正建子,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称周月。逸周书·周书序:“ 周公 正三统之义作《周月》。”逸周书·周月:“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 夏 焉,是谓周月。”
(2).满一个月。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诗:“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劳还。”
《國語辭典》:中和节(中和節)  拼音:zhōng hé jié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华北地区,尤以北平为最。此节日乃由唐德宗下诏成立。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真君的生辰,民间习于是日相互赠送百谷、瓜果,并以「太阳鸠糕」祀日,祈求农作物丰收。见《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