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厉武(厲武)
振奋武备。管子·小匡:“立五乡以崇化,建五属以厉武。”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今不厉武以诛虏,选材以全境,而云边不可守,欲先自割,示偄寇敌,不亦惑乎!”
分類:振奋武备
《漢語大詞典》:释鞍(釋鞍)
亦作“ 释鞌 ”。
(1).谓舍马不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释鞍就穴直上,可百餘仞,石路逶迆,劣通单步。”
(2).引申为解除武备。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张俨《默记·述佐》:“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 凉 雍 不解甲,中国不释鞌,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分類:解除武备
《漢語大詞典》:干革
干,盾;革,甲胄之类。泛指兵器武备。史记·太史公自序:“ 始皇 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鐻,维偃干革,尊号称帝,矜武任力; 二世 受运, 子婴 降虏。”
《漢語大詞典》:隐武(隱武)
偃息武备。隐,通“ 偃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变救:“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参见“ 偃武修文 ”。
分類:偃息武备
《國語辭典》:偃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也作「修文偃武」、「偃武兴文」。
《國語辭典》:韬戈偃武(韜戈偃武)  拼音:tāo gē yǎn wǔ
停止征战,以修文治。《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译靡绝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漢語大詞典》: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 殷 以后事;今 楚 汉 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漢語大詞典》:偃革尚文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新唐书·萧俛传:“ 穆宗 初, 两河 底定, 俛 与 段文昌 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黷,劝帝偃革尚文。”
《漢語大詞典》:偃革为轩(偃革爲軒)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漢語大詞典》:偃武崇文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捨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漢語大詞典》: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后汉书·公孙述传》:“ 嚣 ( 隗嚣 )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 西伯 之事,尊师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 汉 ,喟然自以 文王 復出也。”亦作“ 偃武櫜兵 ”、“ 偃武休兵 ”。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宋 岳飞 《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國語辭典》:偃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也作「修文偃武」、「偃武兴文」。
《國語辭典》: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修明文教,偃息武备。《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也作「偃武修文」、「偃武兴文」。
《國語辭典》:偃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偃息武备,提倡文教。《书经。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也作「修文偃武」、「偃武兴文」。
《国语辞典》:弃武修文(弃武修文)  拼音:qì wǔ xiū wén
停止武备,修明文教。如:「太平盛世,弃武修文,国民生活水准大幅提升。」
《国语辞典》:武偃文修  拼音:wǔ yǎn wén xiū
文治已施行,武备已休止。形容天下升平无事。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一出:「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也作「文修武偃」。
《漢語大詞典》:弓局
元 官署名,属武备寺。元史·百官志六:“ 双搭 弓局,大使、副使各一员; 成吉里 弓局,大使、副使各一员; 通州 弓局,院长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