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字锦》:郑国在前(郑国在前)
汉书沟洫志:大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两。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
分类:水利
《分类字锦》:维艚以梁(维艚以梁)
唐书韦景骏传:神龙中。历肥乡令。县北濒漳。连年泛溢。人苦之。旧防迫漕渠。虽峭岸。随即坏决。景骏相地势。益南千步。因高筑鄣。水至堤趾。辄去其北。燥为腴田。又维艚以梁其上。而废长桥。功少费约。后遂为法。
分类:水利
《分类字锦》:四闸七堰(四闸七堰)
宋史河渠志:乾道五年,守臣张津言:东钱湖受七十二溪,方圆广阔八百顷,傍山为固,叠石为塘八十里。自唐天宝三年,县令陆南金开广之。国朝天禧元年,郡守李夷庚重修之,中有四闸七堰,凡遇旱涸,开闸放水,溉田五十万亩。比因豪民于湖塘浅岸渐次包占,种植菱荷,障塞湖水,兼塘岸间有低塌处,若不淘浚修筑,不惟寖失水利,兼恐塘埂相继摧毁。乞候农隙趁时开凿,因得土修治埂岸,实为两便。从之。
分类:水利
《分类字锦》:堰闸三利(堰闸三利)
宋史河渠志:淳熙九年,知常州章冲奏,望亭堰闸置于隋之至德,而撤于本朝之嘉祐。至元祐七年复置,未几又毁之。臣谓设此堰闸,有三利焉。阳羡诸渎之水奔趋而下,有以节之,则当潦岁,平江三邑必无下流淫溢之患,一也。自常州至望亭一百三十五里,运河一有所节,则沿河之田旱岁资以灌溉,二也。每岁冬春之交,重纲及使命往来,多苦浅涸,今启闭以时,足通舟楫,复免车亩灌注之劳,三也。
分类: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