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渊范(淵範)
永久的典范。宋书·礼志一:“《雅》《颂》之音,流咏千载,圣贤之渊范,哲王所同风。”
分類:永久典范
《漢語大詞典》:彝言
指永久传世之言。 明 何景明 《寿闻定峰兵宪序》:“今先生西寇之平,是有军旅之功也;书院之建,是有惠士之德也;而文词诲训,是有彝言也。”
分類:永久传世
《国语辞典》:塑性  拼音:sù xìng
物体受超过其弹性限度的力作用,而造成永久形变且改变原有的弹性参数,这样的变形叫做塑性变形。
《国语辞典》:极锋(极锋)  拼音:jí fēng
气象学上指分隔热带与极地源地气团之半永久与半连续性之锋。
《漢語大詞典》:渊轨(淵軌)
永久的楷模。后汉书·荀淑韩昭等传赞:“曾是渊轨,薄夫以淳。”
分類:永久楷模
《漢語大詞典》:永佃
旧时佃农依约向地主交纳地租,永久使用其土地以进行生产的一种租佃形式。《新华日报》1942.9.14:“租佃的期间既非永佃也非定期,完全是操纵在地主手中的活期。”
《國語辭典》:中立国(中立國)  拼音:zhōng lì guó
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前者指当发生国际战争时,正式发表宣告保持中立的国家。后者指根据条约或得到国际承认的宣言,不论在平时或战时,均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交战国不得侵犯中立国的领土或在其领土作战,而且中立国得享有自卫的权利。目前国际上承认的中立国包括瑞士及奥地利。
《國語辭典》:长治久安(長治久安)  拼音:cháng zhì jiǔ ān
国家政局长期安定,永久太平。参见「久安长治」条。《明史。卷一六三。谢铎传》:「愿陛下以古證今,兢兢业业,然后可长治久安,而载籍不为无用矣。」
《國語辭典》:死别生离(死別生離)  拼音:sǐ bié shēng lí
生时的分离与死亡时的永别。明。朱权《荆钗记》第三一出:「死别生离辞故里,经历尽万种孤恓。」《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何以贾宝玉累番乡试,那等难堪,后来真弄到死别生离。」也作「生离死别」。
《国语辞典》:瑞士联邦(瑞士联邦)  拼音:ruì shì lián bāng
Swiss Confederation
国名。位于欧洲中部,为一永久中立国,面积四万一千二百九十三平方公里,人口约六百七十五万。首都为伯恩(Berne)。人民多信仰天主教及基督教,德语、法语、义语均为官方语文。西元一八一五年维也纳会议承认其独立与永久中立的国际地位。币制为瑞士法郎。该国介于法、德、奥、义之间,为多民族国家,境内山水明媚,风景绝佳,是著名的观光胜地。其精细工业如钟表、仪器、雕刻及刺绣等亦举世闻名。简称为「瑞士」。
《国语辞典》:贵无常尊(贵无常尊)  拼音:guì wú cháng zūn
地位显贵的人,无法永久保持尊荣。晋。傅玄〈吏部尚书箴〉:「贵无常尊,贱不恒卑。不明厥德,国用颠危。」
《国语辞典》: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  拼音:wú zhèng fǔ zhǔ yì
Anarchism
是一种政治学说,主张废除国家、政府及一切永久性的权威体制,代之以个人、团体、宗教,以及民族之间完全自律协调的合作,以建设平等与公正的社会。也译作「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的主要倡议者包括法国政治家普鲁东(Pierre Joseph Proudhon,西元1809~1865)与俄罗斯革命思想家巴枯宁(Mikhail Alexandrovich Bakunin,西元1814~1876)。
《国语辞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拼音:fǎ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犯罪者难能永久逍遥法外,终究必受法律制裁。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切莫心存侥倖作奸犯科。」
《国语辞典》:愿寘诚念(愿寘诚念)  拼音:yuàn zhì chéng niàn
希望留著做一永久的纪念。唐。许尧佐《柳氏传》:「当遂永诀,愿寘诚念。」
《国语辞典》:保留林  拼音:bǎo liú lín
规划为生产林或保安林,须永久保留,不可砍伐的林地,统称为「保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