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7,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汉月
汉制
汉世
汉臣
周汉
汉相
汉南
汉京
汉主
汉关
汉史
汉氏
汉仪
炎汉
有汉
《漢語大詞典》:汉月(漢月)
(1). 汉 家或 汉 时的明月。 南朝 陈 张正见 《明君词》:“寒树暗胡尘,霜栖明 汉 月。”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2).借指祖国或故乡。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七:“已去 汉 月远,何时筑城还?”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万里隔关山,一心思 汉 月。”
《漢語大詞典》:汉制(漢制)
汉 代的制度。 汉 制因循 秦 制。 汉 初, 萧何 定律令, 韩信 定军法, 张苍 定历法及度量衡, 叔孙通 定礼仪, 汉 朝制度很快建立起来。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诸侯拘迫 汉 制,牧相执持之也。”晋书·职官志:“ 孙吴 、 刘蜀 ,多依 汉 制,虽復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
《骈字类编》:汉世(汉世)
后汉书蔡邕传:邕死狱中,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元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南史循吏传论:汉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之职,外无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希经邦邑。吏居官者,或长子孙,皆敷德政以尽人和,兴义让以存简久,故龚黄之化,易以有成。魏书李骞传:如得人于汉世,比多士于周庭。周书明帝纪:昔汉世巴郡洛下闳善治,历云后八百岁当有圣人定之。自火行至今,木德应其运矣,朕何让焉?杨宗瑞辟雍赋:圜桥门而观听视汉世其孰昌。
《漢語大詞典》:汉臣(漢臣)
汉 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 汉 臣。”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伏柱闻 周 史,乘槎有 汉 臣。” 唐 杜牧 《河湟》诗:“牧羊驱马虽戍服,白髮丹心尽 汉 臣。”
《漢語大詞典》:周汉(周漢)
周 代与 汉 代的并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指明 周 汉 ,銓时论道。”宋书·恩倖传论:“ 周 汉 之道,以智役愚。”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四海帝王家,两都 周 汉 室。”
分類:
《骈字类编》:汉相(汉相)
唐 王维 上张令公 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
《骈字类编》:汉南(汉南)
唐 刘禹锡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汉南趋节制,赵北赐山川。
唐 杜牧 柳长句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漢語大詞典》:汉京(漢京)
指 汉 朝都城 长安 或 洛阳 。亦借指其他古代汉族政权的都城。 汉 班固 《西都赋》:“博我以皇道,弘我以 汉京 。” 汉 班固 《东都赋》:“光 汉京 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明 尹耕 《春怀》诗:“春深关塞尚屯兵,万里防胡拱 汉京 。”
《漢語大詞典》:汉主
汉朝君主。例如:主不以为疑。——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分類:汉朝帝王
《漢語大詞典》:汉关(漢關)
汉 代的边关。亦泛指边关。 唐 严武 《军城早秋》诗:“昨夜秋风入 汉 关,朔云边雪满 西山 。”
分類:边关
《漢語大詞典》:汉史(漢史)
东观汉记。亦泛指 汉 代史书。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 邕 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 汉 史。” 唐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 汲 书 荀勗 定, 汉 史 蔡邕 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分類:史书
《漢語大詞典》:汉氏(漢氏)
指 汉 代。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往时 司马相如 作《封禪》一篇,以彰 汉 氏之休。” 汉 张衡 《西京赋》:“ 汉 氏初都,在 渭 之涘。” 晋 潘岳 《西征赋》:“愍 汉 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南史·恩倖传序:“自 汉 氏以来,年且千祀。”
分類:
《漢語大詞典》:汉仪(漢儀)
汉 官威仪。泛指 中国 礼仪制度。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庶同 昆阳 举,再覩 汉 仪新。”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乌孙 造室,杂以 汉 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 殷 鉴,朝列千官备 汉 仪。”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文 ﹞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汉 仪。”参见“ 汉官威仪 ”。
《國語辭典》:汉官威仪(漢官威儀)  拼音:hàn guān wēi yí
本汉代官吏的礼仪制度,泛指正统的礼仪制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國語辭典》:炎汉(炎漢)  拼音:yán hàn
1.因汉代以火德王,故称为「炎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厥突渐异。」唐。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噫大块之气,歌炎汉之风。」
2.传说炎帝为汉族祖先,故称中国或汉民族为「炎汉」。唐。元宗〈封东光公主制〉:「炎汉盛礼,蕃国是和。」
《漢語大詞典》:有汉(有漢)
指 汉 代。有,助词。 汉 韦孟 《讽谏》诗:“於赫 有汉 ,四方是征。”后汉书·东夷传赞:“ 嬴 末纷乱, 燕 人违难,杂华浇本,遂通 有汉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至 有汉 ,运接燔书, 高祖 尚武,戏儒简学。”
分類: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