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6,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枕江臂淮
枕山臂江
镇江市
赠异江滨
择美江潭
增江淮运
濯色江波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长江万里图
长江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
长江三日
长江后浪推前浪
长江后浪催前浪
《分类字锦》:枕江臂淮
玉海:扬州,枕江臂淮。
分类:州郡
《漢語大詞典》:枕山臂江
谓依山傍水。 宋 王应麟 玉海·地理·州镇:“ 庆元 据 会稽 之东,枕山臂江,负 溟 渤 ,控 扶桑 。”
《國語辭典》:镇江市(鎮江市)  拼音:zhèn jiāng shì
城市名。江苏省省会,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点,有京沪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旧称为「京口」、「京江」。
《分类字锦》:赠异江滨(赠异江滨)
江总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分类:
《分类字锦》:择美江潭(择美江潭)
李德裕斑竹笔管赋:昔汉代之方侈,增其炳焕;缀明玑以为柙,饰文犀以为玩。徒有贵于繁华,竟何资于藻翰。曾不知择美于江潭,访奇于湘岸。
分类:
《分类字锦》:增江淮运(增江淮运)
唐书食货志:德宗以给事中崔造敢言。为能立事。用为相。造增江淮之运。浙江东西岁运米七十五万石。
分类:漕运
《分类字锦》:濯色江波
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注:谯周益州志云: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其文分明,胜于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中国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667万公顷,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建设时间为1989-2015年。
《漢語大詞典》:长江万里图
中国画。张大千作。绢本长卷。水墨设色。长近20米,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起笔,绘出浩瀚长江自都江堰铁索桥至崇明岛外汇入东海的全景。技巧上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用墨之法,又有西方现代绘画的泼彩之法,形成“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新风格。
《漢語大詞典》:长江三峡工程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1995年开工建设。大坝建于湖北宜昌以西长江西陵峡东段的三斗坪,高185米。上游河道形成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小时。兼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國語辭典》:长江三峡(長江三峽)  拼音:cháng jiāng sān xiá
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自白帝城至巫山县大宁河口,称为「瞿塘峡」,大宁河口至巴东官渡口称为「巫峡」,为三峡中最长的一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为「西陵峡」。峭崖壁立,水道曲折多险滩,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
《漢語大詞典》:长江三日
散文。刘白羽作。1961年发表。描绘重庆至武汉的长江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全文贯穿着“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作品写景状物,笔墨多变,并大量引用传说、民谣、古诗,咏物言志,情理交融。
《漢語大詞典》:长江后浪推前浪(長江後浪推前浪)
见“ 长江后浪催前浪 ”。
《漢語大詞典》:长江后浪催前浪(長江後浪催前浪)
喻人、事的新旧代谢。 元 孔学诗 《东窗事犯》第三折:“果然道 长江 后浪催前浪,今日立起新君换旧君。”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这的是前人田土后人收,可正是 长江 后浪催前浪。”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章:“ 长江 后浪催前浪,我要向年轻同志学习。”亦作“ 长江后浪推前浪 ”。 郭沫若 《朝鲜抗美一周年》:“经过几次补充,师团的番号没有变,但人员呢已经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了。”
分類:代谢
《漢語大詞典》:长江后浪催前浪(長江後浪催前浪)
喻人、事的新旧代谢。 元 孔学诗 《东窗事犯》第三折:“果然道 长江 后浪催前浪,今日立起新君换旧君。”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这的是前人田土后人收,可正是 长江 后浪催前浪。”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章:“ 长江 后浪催前浪,我要向年轻同志学习。”亦作“ 长江后浪推前浪 ”。 郭沫若 《朝鲜抗美一周年》:“经过几次补充,师团的番号没有变,但人员呢已经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了。”
分類: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