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以汤沃沸(以湯沃沸)  拼音:yǐ tāng wò fèi
将热水倒入滚烫的水中,企图制止水的沸腾。语出《淮南子。原道》:「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比喻不但无法制止,反而助其为虐。也作「以汤止沸」。
《國語辭典》:以汤止沸(以湯止沸)  拼音:yǐ tāng zhǐ fèi
比喻不但未能制止,反而助其为虐。参见「以汤沃沸」条。《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漢語大詞典》:游魂汤(游魂湯)
迷魂汤。迷信所说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一连两宵,已此着了游魂汤,自此同行同坐,时刻不离左右,竟不放 赛儿 到家里去了。”
《高级汉语词典》:竹笋汤
竹板子
《漢語大詞典》:重金袭汤(重金襲湯)
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宋 司马光 《评项羽诛韩生》:“疎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以行之,虽重金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参见“ 金汤 ”。
《國語辭典》:金汤(金湯)  拼音:jīn tāng
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参见「金城汤池」条。《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赞曰》:「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宋。陆游江上对酒作〉诗:「胡来即送死,讵能犯金汤。」
《國語辭典》:鸩汤(鴆湯)  拼音:zhèn tāng
掺有毒药的汤、酒。《聊斋志异。卷一○。葛巾》:「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鸩汤,其速饮!」
分類:汤药
《漢語大詞典》:皂汤(皂湯)
浸泡皂荚的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检殴死尸,先乾检一番,次以皂汤洗涤垢腻。”
分類:浸泡皂荚
《漢語大詞典》:杂会汤(雜會湯)
用几种菜合烧而成的汤。比喻混杂不清的事物。红楼梦第六五回:“依我的主意,不如叫三姨儿也合大哥成了好事,彼此两无碍,索性大家喫个杂会汤。”
《漢語大詞典》:长汤屋(長湯屋)
唐 华清宫 中的大型温泉浴池,为诸嫔御入浴之所。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又尝於宫中置长汤屋数十间,环迴甃以文石。为银鏤漆船及白香木船置於其中。”亦省称“ 长汤 ”。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长汤十六所:“ 华清宫 中,除供奉两汤外,而别更有长汤十六所,嬪御之类浴焉。”
《漢語大詞典》:头汤面(頭湯麵)
方言。面店清早开门后,用刚换上的清水所煮的第一批面条。 陆文夫 《美食家》一:“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
《國語辭典》:握炭流汤(握炭流湯)  拼音:wò tàn liú tāng
手握炭火,足探沸水。比喻极为勇敢强悍。《文选。陆倕。石阙铭》:「于是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离,战同枯朽」句下李善注引《六韬》:「纣之卒,握炭流汤者十八人。」
《漢語大詞典》:随葫芦打汤(隨葫蘆打湯)
方言。附和着人家的话。 李文元 《婚事》:“ 阮大娘 有时候不搭腔,可有时候也随葫芦打汤地扯上几句。”
《漢語大詞典》:探汤蹈火(探湯蹈火)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 寧南 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漢語大詞典》:汤头歌诀(湯頭歌訣)
将中药常用配方编成的歌诀,便于习医者记诵和应用。通行的有 清 汪昂 所编的《汤头歌诀》一书。 胡适 《问题与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
《高级汉语词典》:汤碗  拼音:tāng wǎn
盛汤的碗
《高级汉语词典》:汤武之道
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