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马服(馬服)
(1). 战国 赵 地,在今 河北省 邯郸市 西北。 赵 封其名将 赵奢 于此,赐号为 马服君 。后以“马服”指 赵奢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感交〉》:“ 马服 为 赵 将,疆埸得清謐。” 元 张宪 《寄马将军》诗:“ 马服 古名将,孤军镇海壖。”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恒落 鱼门 之胄,空夸 马服 之功。”
(2).指其子 赵括 。韩非子·用人:“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 马服 之患。” 王先慎 集解引 王先谦 曰:“ 马服 谓 赵括 。”
《國語辭典》:马勃(馬勃)  拼音:mǎ bó
植物名。子囊菌类马勃科马勃属。子实体球状或卵球状,孢子成熟则乾燥,研末可作药用。多生旷野草地或林下,稀生于朽木上。
《国语辞典》:张角(张角)  拼音:zhāng jué
人名。(?~西元184)东汉钜鹿(今河北省平乡县)人。以符咒治病,藉此聚众,达数十万人,号太平道。灵帝时,遂趁政敝民饥,起而为乱,自称黄天。徒众皆著黄巾,时称黄巾贼,后由皇甫嵩讨平。
分类:河北公元
《漢語大詞典》:滦阳(灤陽)
河北省 承德市 的别称。因在 滦河 之北,故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乾隆 己酉夏,以编排秘籍,于役 滦阳 。”
分類:河北滦河
《漢語大詞典》:景陵
(1).陵墓名。 北魏 宣武帝 墓,又名 宣武陵 ,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北 北邙山 。
(2).陵墓名。 唐宪宗 墓,在今 陕西省 乾县 。
(3).陵墓名。 金睿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房山县 西北 大房山 。
(4).陵墓名。 明宣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东北 天寿山 。
(5).陵墓名。 清圣祖 墓,在今 河北省 遵化县 西北 昌瑞山 。
《漢語大詞典》:月池
(1).月光所照之池。 南朝 齐 谢朓 《别王丞僧孺诗》:“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元 王恽 《游百家岩杂诗》:“月池悬溜落苍洼,巖竇分居可百家。”
(2).池名。在今 河北省 涿县 西南,其形如月,故名。明一统志·顺天府:“ 月池 在 涿州 城西南一十五里,广三顷餘,其形如月。”
《國語辭典》:相台(相臺)  拼音:xiàng tái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建于相州(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的高台。楼顶置大铜雀,展翅若飞。参见「铜雀台」条。
《国语辞典》:董仲舒  拼音:dǒng zhòng shū
人名。(西元前179~104)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提倡独尊儒术。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漢語大詞典》:崇陵
(1).陵墓名。 唐德宗 的陵墓。在今 陕西 泾阳县 北 嵯峨山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以 崇陵 仙寝,復土纔终。”
(2).陵墓名。 宋光宗 的陵墓 永崇陵 的简称。在今 浙江 绍兴市 东南 攒宫 。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典礼·光宗配飨议》:“ 卫公 之孙祕阁校理 元刚 ,復言其祖首侍 崇陵 讲读,后在相位,始终六年。”
(3).陵墓名。 清德宗 的陵墓。在今 河北 易县 西 永宁山 。清史稿·宣统皇帝纪:“詔定 西陵 金龙峪 为 德宗景皇帝 山陵,称曰 崇陵 。”
《國語辭典》:大房  拼音:dà fáng
1.家族的长房。《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都是太夫人的地葬得不好,只发大房,不发二房。」
2.较大的房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
3.古祭器,玉饰的俎。《诗经。鲁颂。閟宫》:「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国语辞典》:涿郡  拼音:zhuó jùn
郡名。汉置,为今河北省涿县治。
《国语辞典》:越调(越调)  拼音:yuè diào
1.词曲宫调,为七宫十二调之一。
2.流行于河南和湖北西北部、河北南部的剧种。唱腔由上下句组成,以四弦为主奏乐器,另有月琴、三弦、唢呐等,音乐风格质朴优美,乡土气息浓厚。
《国语辞典》:居庸关(居庸关)  拼音:jū yōng guān
位于河北省昌平县西北的关口。为长城的要隘,有平绥铁路经过。
《国语辞典》:崔骃(崔骃)  拼音:cuī yīn
人名。(?~西元92)字亭伯,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窦宪为车骑将军,以骃为属员,宪擅权骄横,骃数谏不听。后命为长岑长,未至官而归。博学善属文,著诗赋铭颂,共二十馀篇。
《漢語大詞典》:柏人
(1).古地名。在今 河北省 唐山市 西。 春秋 晋 地, 战国 属 赵 , 汉 置县。左传·哀公五年:“五年春, 晋 围 柏人 , 荀寅 、 士吉射 奔 齐 。”
(2).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汉 八年,上从 东垣 还,过 赵 , 贯高 等乃壁人 柏人 ,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 柏人 。’‘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后遂用为皇帝行止戒备的典故。 唐 李白 《枯鱼过河泣》诗:“万乘慎出入, 柏人 以为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