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52,分117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河发
河瑞
河献
河原
梗河
跋提河
碧河
滇河
朔河
泉河
热洛河
嵩河
徒河
莲河
沁河
《骈字类编》:河发(河发)
论衡见水力下。
《骈字类编》:河瑞
晋书刘元海载记: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盖王莽时玺也。得者因增泉海光三字。元海以为己瑞。大赦境内。改元河瑞。
《漢語大詞典》:河献(河獻)
指 汉 河间献王 刘德 。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寻 武陵 才非 河献 ,识异 淮南 ,而輒以彼藩翰,董斯邦籍,求诸称职,无闻焉尔。”
分類:河间献王
《漢語大詞典》:河原
见“ 河源 ”。
《國語辭典》:河源  拼音:hé yuán
1.特指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东麓。《乐府诗集。卷四一。相和歌辞十六。南朝宋。鲍照。东武吟行》:「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2.河水的源头。
《漢語大詞典》:梗河
中国 古代星座名。在牧夫座。《星经》卷上:“梗河三星,梗在大角帝座北,主天子锋,又主胡兵及丧。诀曰:梗河,云也。相去吉,相向兵起。”晋书·天文志上:“北三星曰梗河,天矛也。一曰天锋,主胡兵。又为丧,故其变动应以兵丧也。”
分類:中国星座
《漢語大詞典》:跋提河
古代 拘尸那揭罗国 境内 阿利罗跋提河 (大唐西域记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称。后亦借指 印度 。 唐 顾况 《如意轮画赞序》:“兹山纯白,厥草肥腻,高六十由旬,周二千二百。 跋堤河 在左, 长仙园 在右。”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 瞿曇 之书,能入诸夏,而 宣尼 之书,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声音之道障阂耳。”
分類:罗国境内
《骈字类编》:碧河
真诰:分饮于紫川之水,齐濯于碧河之滨。
《骈字类编》:滇河
汉书杨雄传:武帝穿昆明池,象滇河。王起昆明池赋:池则无涯,泻滇河之象。战思拓土,合水国之风。
《漢語大詞典》:朔河
指 河套 地区。 唐 王昌龄 《箜篌引》:“怜爱苍生比蚍蜉,朔 河 屯兵须渐抽。”
分類:河套地区
《骈字类编》:泉河
宋书礼志:见山岳下。
《漢語大詞典》:热洛河(熱洛河)
食物名。以鹿血和鹿肠合制而成。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 唐 卢言 《卢氏杂说·热洛河》:“ 玄宗 命射生官射鲜鹿,取血煎鹿肠食之,谓之热洛河。赐 安禄山 及 哥舒翰 。” 明 王世贞 《寄甘肃侯中丞儒宗》诗:“那能醉尔葡萄酒,射鹿还煎热洛河。”亦作“ 热洛何 ”。新唐书·哥舒翰传:“詔尚食生击鹿,取血瀹肠为热洛何以赐之。”
《骈字类编》:嵩河
魏书李崇传:高祖孝文皇帝,禀圣自天,道镜古今,徙驭嵩河,光宅函洛,模唐虞以革轨仪,规周汉以新品制。
《漢語大詞典》:徒河
见“ 徒何 ”。
《漢語大詞典》:徒何
复姓。 北周 有 徒何弼 。见旧唐书·李泌传周书·李弼传作“徒河”。
分類:复姓北周
《骈字类编》:莲河(莲河)
梁元帝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才度莲河,即处天冠之寺;始游罗卫,便居坚固之林。
《骈字类编》:沁河
明一统志:泽州沁河,在沁水县东五十里,源出沁州沁源县,经岳阳县东流至本县,南流经怀庆府界,入黄河山。又怀庆府沁河,在城北二里,源出沁州绵山,穿太行 达济源,经武陟入黄河。
又归德府沁河,在城北三十五里,源出绵山,自武陟经本府,合流于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