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小鲜烹
  
烹小鲜治大国
 
烹小鳞
 
相关人物
老子


《老子·德经·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汉·河上公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三国魏·王弼注:「不扰也。」
《韩非子》卷六〈解老〉
「治大国若烹小鲜。」三国魏·王弼注:「不扰也。」汉·河上公注:「鲜,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靡也。」「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苦烹小鲜。』」

例句

家怜双鲤断,才愧小鳞烹。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宝剑诚可用,烹鲜是虚弃。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

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李颀 赠别穆元林

君作烹鲜用,谁膺仄席求。 杜牧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周岁公宰昭应牧在淮南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用以投寄

《骈字类编》:治大
淮南子见上 新序见上
分类:治大
《国语辞典》:主治大夫  拼音:zhǔ zhì dài fu
医院里负责专科诊疗的医师。如:「王医师是妈妈的主治大夫,详细的病情问他最清楚。」
《国语辞典》:政治大学(政治大学)  拼音:zhèng zhì dà xué
国立大学之一。前身为中央党务学校,民国十八年改制为中央政治学校,校址设于南京。对日抗战期间,学校随政府西迁至重庆小温泉。胜利后迁返南京。三十五年,将中央政治学校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改制为「国立政治大学」。三十八年,大陆沦陷后,于民国四十三年在台复校。现址位于台北市文山区。
《漢語大詞典》:寒石
(1).寒冷的岩石。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七:“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逕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2).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阳之至也,煎砂烂石,飞鸟絶,水虫疾,万物枯槁,江湖消竭。当此之时,入沉清泉,出衣絺綌,燕高臺,服寒石,犹不能任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卤碱
《漢語大詞典》:政枢(政樞)
政治大权。新唐书·苏安恒传:“陛下始革命,勤秉政枢,博逮谋猷,天下以为明主。”
《国语辞典》:权能区分(权能区分)  拼音:quán néng qū fēn
将国家的政治大权,分为政权与治权。人民有充分的政权,以直接管理国事;政府有充分的治权,以治理全国事务。如此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权与能划分清楚,称为「权能区分」。
《漢語大詞典》:大小方脉(大小方脈)
中国 古医学旧分十三科,治大人杂病的称大方脉,治小孩病的称小方脉(即小儿科)。合称“大小方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 承辉 又打听得有一个医生叫 朱博如 ,他的招牌是‘专医男妇老幼大小方脉’。”
《漢語大詞典》:烹小鲜(烹小鮮)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 老子 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言烹小鱼者不事割鳞剖腹,意在简便耳。”
《漢語大詞典》:烹鲜(烹鮮)
(1).语本《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后以“烹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后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张急,理善烹鲜。”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烹鲜之戒,不欲其烦。” 唐 李颀 《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宋 张元干 《水调歌头·陪福帅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词:“调鼎他年事,妙手着烹鲜。”参见“ 烹小鲜 ”。
(2).烹鱼。 唐 李颀 《夏宴张兵曹东堂》诗:“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嘉客。”
《漢語大詞典》:烹小鲜(烹小鮮)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 老子 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言烹小鱼者不事割鳞剖腹,意在简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