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25分类词汇 25
《國語辭典》:假释(假釋)  拼音:jiǎ shì
一种附条件提前释放受刑人的刑罚执行措施。指刑期未满的受刑人,因已知悛悔且表现良好,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得暂时被释放出狱。但受刑人出狱后,在无期徒刑假释后满二十年,或在有期徒刑所馀刑期内未经撤销假释者,其未执行之刑,以已执行论。假释出狱者,在假释期间交付保护管束。
《漢語大詞典》:正当防卫(正當防衛)
法律用语。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的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所引起的后果,如将对方杀伤等,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國語辭典》:占有权(占有權)  拼音:zhàn yǒu quán
法律上指人对财物实际占有的权利。一般由所有人行使,也可根据法律、行政命令,或所有人的意思,而由他人行使。
《漢語大詞典》:故入人罪
法律用语。谓故意重判或故意陷人于罪。《唐律·断狱·依告状鞫狱》:“诸鞠狱者,皆须依所告状鞫之。若於本状之外,别求他罪者,以故入人罪论。”《明律·断狱·依告状鞫狱》:“凡鞫狱须依所告本状推问,若於状外别求他事摭拾人罪者,以故入人罪论。”参见“ 故出入人罪 ”。
《漢語大詞典》:故出入人罪
谓量刑不当,故意增减刑罚。《明律·刑律十一·官吏出入人罪》:“凡官司故出入人罪,全出全入者,以全罪论。”
《國語辭典》:驳回(駁回)  拼音:bó huí
1.不答应、不承认。《红楼梦》第四二回:「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正为这个为难呢!」《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心上实在不懂,当面又不敢驳回。」
2.法院对不合诉讼程序及缺乏法定要件的案件,不予受理。
《國語辭典》:辩护(辯護)  拼音:biàn hù
1.干练而有办事能力。《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句下汉。何休《解诂》:「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
2.法律上指辩护人为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及权利,防禦不法或不当的攻击,在口头或文字上所作的辩白,称为「辩护」。如:「他请一位律师替他辩护。」
《國語辭典》:辩护人(辯護人)  拼音:biàn hù rén
诉讼时,为被告者在法庭上辩护的律师,或非律师但经法院许可者,称为「辩护人」。
《國語辭典》:当事人(當事人)  拼音:dāng shì rén
1.与事情有直接关系的人。如:「这次纷争当事人愿意和解,不再追究。」也作「当事者」。
2.法律诉讼的任一方。也作「当事者」。
《漢語大詞典》:出庭费(出庭費)
法律用语。律师出庭从诉讼当事人那里取得的费用。
《國語辭典》:从犯(從犯)  拼音:zòng fàn
帮助他人从事犯罪行为的人。相对于正犯而言。
《國語辭典》:使用权(使用權)  拼音:shǐ yòng quán
不毁损物品本身,依其用法,使用其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