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法术(法術)  拼音:fǎ shù
1.法家的学术。《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晋书。卷四七。列传。傅玄》:「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
2.泛指术士的奇门遁甲、方士的禁咒行蹻、道士的符箓咒秘等术。《晋书。卷九五。艺术列传。序》:「然而诡托近于妖妄,迂诞难可根源,法术纷以多端,变态谅非一绪,真虽存矣,伪亦凭焉。」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九。农祭》:「如私自设坛,借求雨之名,妄作法术,即以妖言惑众治罪。」
3.方法;技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深思法术。」
《分类字锦》:刑名法术(刑名法术)
史记韩非传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分类:
《国语辞典》:法术无边(法术无边)  拼音:fǎ shù wú biān
形容法术厉害。《红楼梦》第十九回:「我虽年小身弱,却是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
分类:法术厉害
《國語辭典》:长生(長生)  拼音:cháng shēng
生命长存。《老子》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乐府诗集。卷六三。杂曲歌辞三。南朝宋。鲍照。升天行》:「穷涂悔短计,晚志爱长生。」
《國語辭典》:长生殿(長生殿)  拼音:cháng shēng diàn
1.唐代华清宫中的殿名。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亦指唐代帝后的寝殿。
2.传奇名。清洪升撰,描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國語辭典》:学术(學術)  拼音:xué shù
一切学问的总称。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小子无学术,丁宁因负薪。」
《國語辭典》:法则(法則)  拼音:fǎ zé
1.可做标准的准则、规则。《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所以说没有文章者,是没有文章的法则。」
2.效法、奉以为法。《左传。定公四年》:「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3.制度、法度。也作「法则」。
4.表示欲得其结果所必要的运算方法;一说通常语言述说的公式。
《國語辭典》:黄白(黃白)  拼音:huáng bái
1.黄色和白色。如:「他穿了一件黄白相间的衣服。」
2.黄金和白银。《喻世明言。卷二三。张舜美灯宵得丽女》:「老尼遂取出黄白一包,付生曰:『此乃小娘子平日所寄,今送还官人,以为路资。』」也称为「黄白之物」。
3.烧炼丹药的事。汉。应劭《风俗通》卷三:「招募方伎怪迂之人,述神仙黄白之事,财殚力屈,无能成获。」
《國語辭典》:作用  拼音:zuò yòng
1.用意、用心。如:「他讲这句话的作用何在?」
2.作为、行为。《魏书。卷七八。孙绍传》:「作用失机,虽成必败。」
3.施行法术。《水浒传》第四四回:「我的这法,诸人都带得。作用了时,和我一般行。」《聊斋志异。卷二。陆判》:「作用毕,视榻上亦无血迹。」
4.效果、影响。如:「有副作用」、「消化作用」。
《漢語大詞典》:异术(異術)
亦作“异术”。
(1).指不同的学说。荀子·解蔽:“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2).不同的方法。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守国之埶,同归异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
(3).奇妙的策略或办法。《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羣恶日滋,久远成害。” 宋 苏洵 《权书下·孙武》:“夫用兵岂有异术哉?能勿视其众而已矣。” 清 梅曾亮 《记日本国事》:“法立於国,而民耸然於万里之外,欲有拾取则狼顾,岂有异术焉?”
(4).指特别的技艺。《北史·江式传》:“又詔侍中 贾逵 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於国者,靡不悉集。”
(5).犹言异端邪说。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於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假先王之遗训以缘饰之。”宋书·臧焘等传论:“自 魏氏 膺命,主爱雕虫,家弃章句,人重异术。”
(6).指法术。太平广记卷七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唐武宗朝术士:“ 武宗 皇帝好神仙异术,海内道流方士多至輦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老神仙:“﹝ 老神仙 ﹞本 邓州 陈 氏子,少游 终南 ,遇一道士,授异术,能生死人。”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奴才刚才访得一个异人,很有异术,可以给大家解闷。”
《國語辭典》:技术(技術)  拼音:jì shù
专业的技能。《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清。侯方域〈再与贾三兄书〉:「盖足下之性好新异,喜技术,作之不必果成,成之不必果用,然凡可以尝试为之者,莫不为之。」
《漢語大詞典》:符术(符術)
指道士巫师以符咒役使鬼神的法术。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建宗》:“ 还古 意 建宗 得道者,遂求之,云:‘某非道者,偶得符术。’求终不获。”明史·宦官传一·江直:“ 成化 十二年,黑眚见宫中,妖人 李子龙 以符术结太监 韦舍 私入大内,事发,伏诛。”红楼梦第七三回:“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
《漢語大詞典》:术法(術法)
(1).方法。《韩诗外传》卷四:“夫人主年少而放,无术法以知奸。”
(2).法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学了这家术法,一些也胡乱做事不得了。”
分類:法术方法
《漢語大詞典》:符厌(符厭)
指道士巫师符咒厌胜的法术。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废后王氏:“后兄 守一 以后无子,常惧废立,导以符厌之事。”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灵助 庸人,假妖术以惑众,大兵一临,彼皆恃其符厌,岂肯戮力致死,与吾兵争胜负哉!” 胡三省 注:“谓 刘灵助 书为符敕以厌胜也。”
《國語辭典》:道德  拼音:dào dé
人类共同生活时,行为举止应合宜的规范与准则。《易经。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國語辭典》:道学(道學)  拼音:dào xué
1.黄老的学术。《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
2.宋儒所倡的性命义理之学。参见「理学」条。
3.注重礼教而古板迂腐,不知变通者。《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世界上独有些人,面子上做得很道学的了不得,然而暮夜苞苴,在所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