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泰 → 夳泰”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人心齐,泰山移(人心齐,泰山移)  拼音: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谚语)众人若能齐一心志,力可移山。比喻团结的重要。如:「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应团结一致,方能早日达成任务。」
《国语辞典》: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拼音:sǐ yǒu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谚语)死亡的意义不同,可如泰山般重要非凡,也可如鸿毛一样微不足道。如:「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如为情所困而自杀与慷慨赴义以就死,何者有意义呢?」
《国语辞典》:登泰山而小天下  拼音:dēng tài shān ér xiǎo tiān xià
比喻眼界开阔,见识广远。语本《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国语辞典》:挟泰山超北海(挟泰山超北海)  拼音:xié tài shān chāo běi hǎi
用胳膊夹泰山,跨越北海。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比喻做不到的事情。
《国语辞典》:阿尔泰山(阿尔泰山)  拼音:ā ěr tài shān
山名。位于中国西北中苏边界,斜走于蒙古、新疆之间,以产金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故也称为「金山」。
《国语辞典》:安若泰山  拼音:ān ruò tài shān
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七。奇对》:「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也作「安如泰山」、「稳如泰山」。
《国语辞典》:安于泰山(安于泰山)  拼音:ān yú tài shān
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然稳固。「泰」文献异文作「太」。《汉书。卷五一。枚乘传》:「易于反掌,安于太山。」
《漢語大詞典》:笃定泰山(篤定泰山)
像 泰山 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徐总经理 说:﹞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笃定 泰山 !” 张英 《老年突击队》一:“怪他们养我时少生一双手,如果我有两双手,这点配件就笃定 泰山 可以完成。”
《國語辭典》:鸿毛泰山(鴻毛泰山)  拼音:hóng máo tài shān
比喻二者轻重悬殊,多指生命价值的重大和轻微。语本《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旧唐书。卷一二七。列传。彭偃》:「君子遇夷险之机,不易其节;小人昧逆顺之道,而陷于刑。鸿毛泰山,斯为至论。」
《國語辭典》:不识泰山(不識泰山)  拼音:bù shì tài shān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地位高、本领大的人。《水浒传》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
《國語辭典》:安如泰山  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形容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也作「安若泰山」、「稳如泰山」。
《漢語大詞典》:阿尔泰山脉
亚洲主要山脉之一。在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海拔2000~3000米,最高峰友谊峰(4374米)在中、蒙边界。有冰川分布。中国西北重要高山牧场,富金矿。
《國語辭典》:蚂蚁搬泰山(螞蟻搬泰山)  拼音:mǎ yǐ bān tài shān
比喻任务艰钜,个人力量虽小,但团结一致,终有完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