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圆滑(圓滑)  拼音:yuán huá
1.浑圆滑溜。宋。苏轼〈竹𪕋〉诗:「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
2.做事或言谈面面周到,不得罪人。如:「他从事公关这一行已十五年,因此待人处事十分圆滑。」
《漢語大詞典》:劲利(勁利)
(1).坚固锐利。尹文子·大道下:“农桑以时,仓廪充实,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山川之险,易守也;劲利之器,易用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一》:“其(指豪猪)毛半白半黑,劲利如矢,能激以射人。”
(2).形容书法雄健流利。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又启》:“按此卷是 右军 书者,惟有八条。前《乐毅论》书,乃极劲利。”
(3).谓药性猛烈而利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大黄﹝集解﹞引 陶弘景 曰:“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
《漢語大詞典》:钩棘(鉤棘)
(1).即钩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序:“所以鉤棘未曜,殞前禽於 金墉 ;威弧始彀,走鈒隼於 滑臺 。”
(2).犹株连,牵连。金史·酷吏传序:“ 熙宗 迭兴大狱, 海陵 翦灭宗室,钩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徐石麟》:“以断鍊为能事,以鉤棘为精神,非復上皇慎狱之本意矣。”
(3).形容文字艰涩,不流利。明史·文苑传序:“ 永 宣 以还,作者递兴,皆冲融演迤,不事鉤棘。”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每向人抉摘其字句钩棘、文义紕繆者,以为姗笑。” 高凤谦 《论偏重文字之害》:“甚者以古僻之字,鉤棘之句,自炫所长。”参见“ 鉤章棘句 ”。
(4).指刺人的草。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鉤棘,长天列战云。”
《國語辭典》:钩章棘句(鉤章棘句)  拼音:gōu zhāng jí jù
文辞艰涩。《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时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寖失浑淳。」
《漢語大詞典》:颖利(穎利)
亦作“頴利”。
(1).聪慧敏锐。 唐 崔嘏 《授卢懿吏部郎中制》:“自非神机颖利,识用周密,则不得备於斯选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奉送公定》:“功成在漏刻,頴利处囊锥。”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唐寅 ,字 伯虎 ,一字 子畏 。性颖利,与里狂生 张灵 纵酒,不事诸生业。”
(2).比喻文思敏捷,文笔流利。
《國語辭典》:圆润(圓潤)  拼音:yuán rùn
1.形容体貌圆满丰润。如:「她圆润的脸庞,露著和蔼的笑容。」
2.形容声音圆滑清润。如:「他的歌声圆润悦耳。」
《漢語大詞典》:洞精
(1).即通视。眼睛的一种生理缺陷。后汉书·梁冀传:“﹝ 梁冀 ﹞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参阅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读后汉书札记·梁统传》
(2).流利精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卫夫人帖非真迹》:“笔势洞精,字体遒媚。”
《漢語大詞典》:调利(調利)
(1).调和通畅;使调和通畅。《淮南子·泰族训》:“四枝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百脉九窍,莫不顺比。”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
(2).调教训练使熟习。 宋 王质 《〈夷坚别志〉序》:“余平生所书,略类 洪公 ,始读左传史记汉书,稍得其记事之法,而无所施,因志怪发之。久之习熟,调利滋溉,玩不能释。”
(3).和谐流畅。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余谓文製,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 陈延杰 注:“文章之音声迭代,期乎谐调而已,不必拘拘于四声八病也。”
(4).谓墨色和润,笔锋流利。 宋 黄庭坚 《书自作草后》:“明窗浄几,笔墨调利,可作数千字不倦。” 元 王恽 《跋手临〈怀素自叙帖〉》:“冬十月甲午,是日极暄妍可爱,乘笔墨调利,喜为临此。”
《國語辭典》:辨给(辨給)  拼音:biàn jǐ
口才敏捷。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诔碑》:「孔融所创,有慕伯喈;张陈两文,辨给足采:亦其亚也。」《三国演义》第四七回:「口才辨给,少有胆气。」
《國語辭典》:辩给(辯給)  拼音:biàn jǐ
有口才、善辩论。《韩非子。难言》:「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
《漢語大詞典》:浏漓(瀏灕)
见“ 瀏灕 ”。
亦作“ 瀏漓 ”。 流利飘逸貌。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观 公孙氏 舞剑器浑脱,瀏灕顿挫,独出冠时。” 清 王士禛 师友诗传录:“故浑脱瀏漓,只如其自道,顿挫独出,能此者几人?” 清 冒襄 《寒夜听白三弹琵琶歌》:“顿挫瀏灕得至性,幽抑怨断传深情。”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抄〉序》:“而其( 郑子尹 )盘盘之气,熊熊之光,瀏灕顿挫,不主故常。”
分類:流利飘逸
《漢語大詞典》:滑溜
一种烹调方法。把要烹调的东西切好,用芡粉拌匀,放在油里炒,加葱,蒜等佐料,再勾芡,使之变稠。
《漢語大詞典》:辩利(辯利)
言辞流利,能言善辩。荀子·解蔽:“辩利非以言是,则谓之詍。”
《漢語大詞典》:辨利
言辞流利,能言善辩。辨,通“ 辩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 麟之 至 金 , 金 主喜其辨利,赐賚加厚。”
《国语辞典》:期艾  拼音:qí ài
说话结巴,不流利的样子。如:「他说话总是支吾期艾,好像舌头打结似的。」
《漢語大詞典》:清捷
清新流利。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綺。”
分類:清新流利
《漢語大詞典》:儇利
(1).敏捷灵巧。《诗·齐风·还》“揖我谓我儇兮” 唐 孔颖达 疏:“谓我甚儇利兮。”
(2).轻快流利。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其(《柳枝词》)声情之儇利轻雋,与《竹枝》大同小异,与七絶微分,亦歌謡之一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