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6,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高浪
浪翻
翠浪
麦浪
浪里
浪生
浪静
孟浪
浪打
惊浪
跋浪
浪高
浪语
海浪
锦浪
《骈字类编》:高浪(高浪)
南北朝 徐陵 咏日华诗 时从高浪歇,乍逐细波移。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骈字类编》:浪翻
杜甫解闷诗见江黑下
分类:浪翻
《漢語大詞典》:翠浪
(1).碧波。 唐 孟郊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诗:“晴湖泻峯嶂,翠浪多萍蘚。” 明 汤显祖 《邯郸记·望幸》:“峡石翻摇翠浪,茅津细吐金沙。”
(2).指禾苗因风起伏而形成的波浪。 宋 苏轼 《和田国博喜雪》:“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 周密 《野步》诗:“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國語辭典》:麦浪(麥浪)  拼音:mài làng
麦田中的麦苗遭风吹拂时起伏如浪的样子。宋。欧阳修 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诗:「鸦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
《骈字类编》:浪里(浪里)
唐 卢纶 送从叔牧永州 浪里争迎三蜀货,月中喧泊九江船。
《韵府拾遗 纸韵》:方干诗浪里青山占几乡
《骈字类编》:浪生
唐 来鹏 宛陵送李明府罢任归江州 浪生湓浦千层雪,云起炉峰一炷烟。
《骈字类编》:浪静(浪静)
唐 卢纶 晚次鄂州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宋 戴表元 江行杂书 波深浪静鱼鸭乐,遥林堕影同飞扬。
《國語辭典》:孟浪  拼音:mèng làng
言行轻率、冒失。《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聊斋志异。卷一○。葛巾》:「偃卧空斋,自悔孟浪。」
《骈字类编》:浪打
宋 苏轼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漢語大詞典》:惊浪(驚浪)
汹涌的浪涛。 晋 左思 《蜀都赋》:“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唐 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成六十韵》:“北风忽震盪,惊浪迷津涘。” 清 魏源 《青浪滩夜雨》诗:“客行得良朋,夜舟泊惊浪。”
分類:汹涌浪涛
《漢語大詞典》:跋浪
破浪;踏浪。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积水潭》:“是夜闻有跋浪声,平旦视之,已徙去矣。” 陈毅 《淮河晚眺》诗:“云山入眼碧空尽,我欲骑鲸跋浪归。”
分類:破浪
《国语辞典》:浪高  拼音:làng gāo
是波峰至波谷间的高度差。也称为「波高」。
《國語辭典》:浪语(浪語)  拼音:làng yǔ
1.狂妄不实的话。如:「他不过是随意浪语几句罢了,你别当真。」唐。杜甫 归雁诗二首之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此妇坚贞之性,数年以来,老僧颇识之。彼是不肯作浪语的。」
2.淫荡的言语。《红楼梦》第二一回:「那贾琏恨不得连身化在他身上,那媳妇故作浪语。」
《国语辞典》:海浪  拼音:hǎi làng
海水受风吹、气压变化、海底地震、火山活动等作用影响所产生的波浪。唐。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江湖秋至,方怀纵壑之图;海浪风高,未接垂天之翼。」宋。陈师道〈十八日观潮〉诗:「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长共客飘摇。」
《骈字类编》:锦浪(锦浪)
唐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蜀江分井络,锦浪入淮湖。
唐 刘禹锡 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唐 孟郊 和蔷薇花歌 飞散葩馥绕空王,忽惊锦浪洗新色。
宋 欧阳修 寄徐巽秀才 千重锦浪翻如箭,万叠春山翠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