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汲黯卧理
 
淮南卧
  
淮阳效理
   
淮阳卧
 
淮阳薄
 
淮阳高卧
 
病太守
  
卧淮阳
  
薄淮阳

相关人物
汲黯

参考典故
汲黯寝谋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30~
黯隐于田园。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彊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简释

卧理: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声望高,能做到无为而治。唐张说《送崔二长史日知赴潞州》:“东山怀卧理,南省怅悲翁。”


例句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杜牧 初冬夜饮

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杜牧 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

伫见徵颍川,无为薄淮阳。 权德舆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不觉斐然走笔代书聊书还答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皇甫冉 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羊士谔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病起淮阳自有时,秋来未觉长年悲。 羊士谔 偶题寄独孤使君

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 羊士谔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

非是淮阳薄,丘中只望还。 羊士谔 暮秋言怀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 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呙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淮南卧理后,复逢君姓汲。 贾岛 送汲鹏

典故
丛桂招隐
 
守桂丛
 
小山丛桂
 
小山志
 
小山招
 
小山招隐
 
小山桂
 
小山桂枝
 
小山碧芜春句
 
小山词
 
小山隐
 
小山高赋
 
山中有桂枝
 
山中桂树
 
山能招隐
 
招隐赋
  
攀桂枝
  
桂枝小山传
 
桂树游
 
桂树留人
 
桂树隐
 
淮南幽桂
 
淮南春草赋
 
淮南旧桂丛
 
淮阳桂
 
留人桂


《楚辞补注》卷十二〈招隐士〉~232~
〈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虽身沈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淮南小山·招隐士〉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慄,虎豹穴。丛薄深林兮,人上慄。嵚岑埼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状儿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例句

小山宜大隐,要自望蓬莱。 储光羲 安宜园林献高使君

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储光羲 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九首

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小山桂树比权奇,上林桃花况颜色。 乔知之 羸骏篇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丛。 姚合 酬张籍司业见寄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崔备 清溪路中寄诸公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张易之 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 杜淹 寄赠齐公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杜甫 上已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露裛思藤架,烟霏想桂丛。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杨炯 游废观

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 权德舆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

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 权德舆 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

攀桂留卿月,徵文待使星。 皎然 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羊士谔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骆宾王 早发淮口望盱眙

《骈字类编》:淮阳(淮阳)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上又汲黯传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彊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尝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六汉书地理志淮阳国高帝十一年置
又韩王信传 年春上以为信壮武北近巩雒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也乃更以太原郡为韩国徙信以备胡都晋阳 后汉书和帝纪章和二年三月丁酉改淮阳为陈国灭晋书宣帝纪四年秋九月帝督诸军击诸葛恪帝以 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馀顷 宋书州郡志淮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中土断立庐越绝书楚故治郢今南郡南阳汝南淮阳六安九江 江豫章长沙翼轸也 水经注泗水又东南径淮阳城北临泗水枚赵充国屯田奏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万馀 皆在水次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凡合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分屯要害处昌庾信周大将军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祖以孝 之始主诺淮阳父以正光之初搴帷海岱 邹选金马门赋江都老仲舒之贤淮阳摈汲黯之直榴皇甫曾韦使君宅咏海榴诗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 花带雪红求杜牧初冬夜饮诗淮阳多病偶 欢客袖侵霜举烛盘
分类:淮阳
《漢語大詞典》:淮阳绩(淮陽績)
汉 汲黯 任 淮阳 太守,政绩清明。后以“淮阳绩”指良好的政绩。 宋 刘敞 《睡起》诗:“媿无 淮阳 绩,高卧亦终年。”
《漢語大詞典》:淮阳病(淮陽病)
见“ 淮阳多病 ”。
《漢語大詞典》:淮阳多病(淮陽多病)
汉书·汲黯传:“召 黯 拜为 淮阳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况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饭》诗:“ 淮阳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与独盘。”亦省作“ 淮阳病 ”。 唐 羊士谔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振卧 淮阳 病,悲秋 宋玉 文。”
《国语辞典》:卧理淮阳(卧理淮阳)  拼音:wò lǐ huái yáng
汉汲黯学黄老之术,治官理民好清静无为,抓大事而不究小节。任东海太守时,因多病卧阁内不出,而东海大治。后汉武帝诏为淮阳太守,淮阳亦大治。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遂以比喻为政有方,不劳而治。也作「卧治」、「卧理」。
《国语辞典》:淮阳县(淮阳县)  拼音:huái yáng xiàn
县名。位于河南省鹿邑县西,城为颍水支流蔡水所环,城南有厄台,为孔子绝粮处。清时置淮宁县,民国二年改名淮阳县。
《漢語大詞典》:淮阳多病(淮陽多病)
汉书·汲黯传:“召 黯 拜为 淮阳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况多病。 唐 杜牧 《初冬夜饭》诗:“ 淮阳 多病偶求懽,客袖侵霜与独盘。”亦省作“ 淮阳病 ”。 唐 羊士谔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游宴》:“振卧 淮阳 病,悲秋 宋玉 文。”
《国语辞典》:黄霸(黄霸)  拼音:huáng bà
人名。(西元前?~前51)字次公,汉淮阳阳夏人。少学律令,武帝末,补侍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吏尚严酷,而霸为政宽和。尝从经学家夏庚胜治《尚书》。官至丞相,封建成侯,卒谥定。
《國語辭典》:卧治(臥治)  拼音:wò zhì
比喻为政有方,不劳而治。参见「卧理淮阳」条。南朝梁。丘迟〈旦发鱼浦潭〉诗:「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漢語大詞典》:卧辙(卧轍)
东汉 侯霸 为 淮阳 太守,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 霸 一年。见《后汉书·侯霸传》。后常用为挽留去职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领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解龟踰卧辙,遣骑觅扁舟。”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民戴》:“卧辙攀鞍无计策,离歌别酒众难忘。”
《國語辭典》:三藩  拼音:sān fán
1.清初明之降将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皆封为藩王,号称为「三藩」。
2.清人称明福、唐、桂三王为「三藩」。
《漢語大詞典》:司隶章(司隸章)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 新莽 末年 淮阳王 刘玄 起兵后,将北都 洛阳 ,以 刘秀 兼代司隶校尉。 刘秀 置僚属,作文移与属县,从事伺察。一如旧章。 三辅 吏士东迎 刘玄 部队,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本谓恢复 汉 朝官仪服饰制度。后用以比喻帝室中兴,国土重光。《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覩司隶章,復见东都礼。” 张铣 注:“章,仪也。”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国语辞典》:皖中盆地  拼音:wǎn zhōng pén dì
安徽省中部淮阳山、九华山和霍山间的地区,河、湖、平原、低丘错杂分布。矿产丰富,盛产稻米、油菜、小麦等。为全省人口最密、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
《國語辭典》:卧理(臥理)  拼音:wò lǐ
比喻为政有方,不劳而治。参见「卧理淮阳」条。《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淮南近畿,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
分類:卧治
《國語辭典》:攀桂  拼音:pān guì
比喻科举中第。参见「折桂」条。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诗二首之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今试期日近,若但迷恋于此,不惟攀桂无分,亦且身躯难保。」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漢語大詞典》:桂丛(桂叢)
(1).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明 林云凤 《题申维久蕉隐》诗:“招隐曾闻有桂丛,君今何事隐蕉中。”
(2).指月宫。 唐 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冯浩 注:“桂丛,指月殿。” 清 洪升 《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