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凉殿(涼殿)
(1).可以取凉的殿堂。《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六》:“窈窕 瑶臺 女,冶游戏凉殿。”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游轩越丹居,暉烛集凉殿。”
(2).即 清凉殿 。 唐 代宫殿名。在 洛阳 城南。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五月》:“回雪舞 凉殿 ,甘露洗空緑。” 姚文燮 注:“ 清凉殿 在 洛阳 南。”
《國語辭典》:清室  拼音:qīng shì
1.凉爽的屋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2.监狱。《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
3.清查宫室,确保安全。《后汉书。卷四十四。张禹传》:「清道而后行,清室而后御。」
4.称前清的皇室。
《國語辭典》:冷冽  拼音:lěng liè
寒冷、冰凉。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酒味既冷冽,酒气又氛氲。」宋。苏轼〈巫山〉诗:「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
《漢語大詞典》:寒琼(寒瓊)
清凉的美玉。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振大 汉 之天声,拾寒琼于幽草。”
分類:清凉美玉
《漢語大詞典》:秋玉
秋日的玉。多用以比喻光洁清凉的竹席。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六月》:“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唐 李沇 《方响歌》:“梦入仙境戛残曲,飞霜稜稜上秋玉。”
《漢語大詞典》:香冽
芳香清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水泡池底汩汩起,气本香冽。”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覆真龄》:“我底爱如香冽的酒,已经被人饮尽了。”
《漢語大詞典》:沆瀣浆(沆瀣漿)
(1).清露。 三国 魏 曹植 《五游》诗:“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
(2).指一种清凉饮料。 宋 林洪 《山家清供·沆瀣浆》:“ 张一斋 饮客,酒酣,簿书 何君 时峰 出沆瀣浆一瓢,与客分饮,不觉酒容为之洒然。问法,谓得之禁苑,止用甘蔗、萝菔各切方块以水烂煮而已。”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后苑进沆瀣浆,雪浸白酒,上起奏曰:‘此物恐不宜多吃。’太上曰:‘不妨,反觉爽快。’”
《漢語大詞典》:冷竹
竹子。竹丛使人有清凉之感,故称。 宋 苏轼 《送淡公》诗之一:“常於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漢語大詞典》:寒馥
清凉的香气。 宋 杨万里 《腊梅》诗:“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宋 毛滂 《武陵春》词:“城上落梅风料峭,寒馥逼清尊。”
分類:清凉香气
《漢語大詞典》:凉氛(涼氛)
(1).秋天清凉的雾气。 南朝 梁 萧晔 《奉和太子秋晚诗》:“凉氛散簟席,露色变林丛。” 唐 王翰 《赠唐祖二子》诗:“瑶觴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2).借指秋季。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
《國語辭典》:冷饮(冷飲)  拼音:lěng yǐn
清凉的饮料。如:「炎炎夏日,人们最喜欢喝冷饮。」《南史。卷四六。列传。张邵》:「俄而起坐,曰:『热不可忍,乞冷饮。』嗣伯以水与之,一饮一升,病都差。」
《漢語大詞典》:南飔(南颸)
清凉的南风。 晋 陶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 宋 汪藻 《北窗》诗:“緑阴微缺处,最得南颸多。”
分類:清凉南风
《漢語大詞典》:寒樽
清凉的酒杯。诗文中常以暗示冷落与寂寞。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寒樽独酌偶逢客,佳句相酬不用书。”
《國語辭典》:凉快(涼快)  拼音:liáng kuài
1.温度适中,清爽宜人。《儒林外史》第三○回:「门下去借莫愁湖的湖亭。那里又宽敞,又凉快。」《红楼梦》第二九回:「他们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
2.引申为穿著极少衣物。如:「这部电影的主角,穿得真是凉快。」
3.借指清閒享福。多指不或不必参与工作。如:「这里没你的事,还是到一边凉快去吧!」
《漢語大詞典》:寒煤
指清凉的墨汁。 宋 苏辙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诗:“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霑流发涕澘。”
分類:清凉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