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蔼可亲(和藹可親)  拼音:hé ǎi kě qīn
态度温和,容易亲近。如:「她的态度和蔼可亲,很得人缘。」也作「和蔼近人」。
《漢語大詞典》:和辩(和辯)
温和而善辩。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 鑑 言辞和辩, 仲熊 应对无滞,当时以为盛事。”
《國語辭典》:好声好气(好聲好氣)  拼音:hǎo shēng hǎo qì
语调柔和,态度委婉。如:「第一天上班,母亲特别交代我,遇有不懂的地方,要好声好气地向同事请教。」
《國語辭典》:调贴(調貼)  拼音:tiáo tiē
顺从,驯服。《醒世姻缘传》第四○回:「狄婆子问:『你才说他媳妇不大调贴,是怎么?』」
《國語辭典》:吃软不吃硬(吃軟不吃硬)  拼音:chī ruǎn bù chī yìng
比喻接受温和的劝说而不受强迫。《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安老爷是知透他那吃软不吃硬的怪脾气的。」
《國語辭典》:春风和气(春風和氣)  拼音:chūn fēng hé qì
形容和乐融洽的气氛,或态度和蔼可亲。《续资治通鉴。卷一六五。宋理宗绍定二年》:「都民当抚縻,使常在春风和气中,不可使有愁叹。」《孤本元明杂剧。四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雠,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的咱一度可喜两度丑。」
《漢語大詞典》:呕煦(嘔煦)
温和亲切的样子。虞初续志卷二引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 陈名选 宽厚呕煦,每巡城,拊循其士卒,相劳苦,或至流涕。”
《國語辭典》:平易近人  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
态度和蔼亲切,容易接近。如:「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國語辭典》:软调脾(軟調脾)  拼音:ruǎn tiáo pí
言行温和而实际上狡猾多诈。《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他倒会软调脾,说出来的话,软的同棉花一样,却是字眼里头都含著刺。」
《漢語大詞典》:软谈丽语(軟談麗語)
谓谈话时态度温和,言辞柔美。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三:“饮酒娱乐,软谈丽语,交懽释闷者不为少矣。”
《漢語大詞典》:软语温言(軟語温言)
温和的话语。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四:“每逢女儿挨了爸爸骂, 陈妈 总要软语温言,劝慰几句,生怕她受了委屈。”
分類:温和话语
《漢語大詞典》:丧梆
不温和,脾气倔强
用话冒犯。例如:别拿这些话丧梆人。
《国语辞典》:款语温言(款语温言)  拼音:kuǎn yǔ wēn yán
诚挚温和的言辞。《红楼梦》第二○回:「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
《國語辭典》:冷脸子(冷臉子)  拼音:lěng liǎn zi
严肃、冷漠的神情。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正旦看科云)这爷爷好冷脸子也。」也作「冷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