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潜隐(潛隱)
亦作“潜隐”。
(1).潜藏;隐藏。后汉书·崔駰传:“穷至賾於幽微,测潜隐之无源。”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王弼 注“初则不彰,三则乾乾” 唐 孔颖达 疏:“‘初则不彰’者,谓潜隐不彰显也。” 叶圣陶 《在民间》:“她们也有潜隐的可贵的心灵,她们也有独到的深切的见解。”
(2).隐居。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晋书·艺术传·王嘉:“潜隐於 终南山 ,结菴卢而止。”
《漢語大詞典》:幽光
(1).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诛姦諛於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与邕州李域中丞论陆卓启》:“振宣幽光,激励頽俗。”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有笔赞幽光,兹言敢终纳。”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復,发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隐 《燕台》诗之一:“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八:“街头巷口泛着一种形容不出来的恬静的幽光,人到这儿,就好像魂游太虚之府。”
《漢語大詞典》:赏潜(賞潛)
谓赞赏潜隐的品性。 唐 孟郊 《品松》诗:“赏异尚可贵,赏潜谁能容?”
《漢語大詞典》:沈志
谓潜隐志向。 清 沈祖孝 《感述》诗:“所贵能识时,不在标英名。 南阳 非三过,沈志犹躬耕。”
分類:潜隐志向
《国语辞典》:违世遁俗(违世遁俗)  拼音:wéi shì dùn sú
远离尘世,潜隐不出。汉。王粲〈七释〉:「潜虚丈人,违世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