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流乱(流亂)
(1).犹散乱。初学记卷二八引 汉 枚乘 《柳赋》:“漠漠庭阶,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凡为文章,犹人乘騏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2).(因灾荒战乱等)流转离散。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秋原黄叶,才领略别离滋味,怎知道,有灾祲流乱,更饥寒万里。”
《國語辭典》:备荒(備荒)  拼音:bèi huāng
防备灾害饥荒。如:「旱季将至,全村的人开始作备荒的准备。」
《國語辭典》:蝗灾(蝗災)  拼音:huáng zāi
成群蝗虫过境而对农作物造成的灾害。如:「可怕的蝗灾使农民的心血付诸流水。」
《國語辭典》:逃荒  拼音:táo huāng
因饥馑而逃往他处谋生。《儒林外史》第一回:「这是些逃荒的百姓,官府又不管,只得四散觅食。」
《漢語大詞典》:凶乱(凶亂)
灾荒祸乱。《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天人既和,内省不疚,虽遭凶乱,何忧何惧!”
分類:灾荒祸乱
《漢語大詞典》:荒扰(荒擾)
(1).灾荒兵乱。宋书·沈庆之传:“荒扰之后,乡邑流散, 庆之 躬耕垄亩,勤苦自立。”
(2).慌乱。荒,通“ 慌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若彼中无所养,则赴市之时,神魄荒扰,呼天请命之不暇,岂能愉心和气,雍容奏技如在豫暇时耶?”
《國語辭典》:闹荒(鬧荒)  拼音:nào huāng
旧时农民遇到荒年时所引起的地主和佃农的纠纷。
《漢語大詞典》:札荒
瘟疫与灾荒。周礼·春官·司服“其齐服有玄端、素端” 汉 郑玄 注:“士齐有素端者,亦为札荒有所祷请,变素服。言素端者,明异制。”
分類:瘟疫灾荒
《漢語大詞典》:凶馑(凶饉)
灾荒,饥馑。《后汉书·和帝纪》:“阴阳不和,水旱违度, 济 河 之域,凶饉流亡。”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凡例:“蔬菰所以助饔飱,御凶饉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有凶饉,大肉同削,熏鼠嚼叶,疾疹并作。”
分類:灾荒饥馑
《漢語大詞典》:报荒(報荒)
旧时农田遭灾荒,向官府陈报,以求减免赋税,谓之“报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那一群狗送到之后,一天天孳生起来,不到两年,变了好几百,内中还有变了疯狗的,践踏得那田禾不成样子。乡下人要赶他,又没处可赶,迫得到 钱塘县 去报荒。”
《漢語大詞典》:逃门(逃門)
(1).逃跑的门路。 唐 韩愈 《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弛隳不復暾。”
(2).因灾荒等而逃出家门。评剧《铡阁老》第一场:“你父言说要逃门在外,不知你姐妹心意如何?”
《漢語大詞典》:离流(離流)
流离,因灾荒战乱流转离散。鹖冠子·道端:“遇人暴骄,万民离流。”
《漢語大詞典》:渡荒
度过灾荒日子。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七:“政府号召采野菜渡荒。”
《漢語大詞典》:饥疠(饑癘)
谓发生灾荒与瘟疫。旧唐书·杨炎传:“迨 至德 之后,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因之饥癘。”
分類:灾荒瘟疫
《漢語大詞典》:流抵
旧时田赋制度,准将当年所纳钱粮,扣除灾荒蠲免所得的馀额,抵作次年应纳的赋税,叫流抵。《清文献通考·田赋二》:“蠲免灾荒,除本年应蠲钱粮即於本年扣免外,亦有本年纳户之钱粮收完在前奉蠲在后,则以本年应蠲钱粮抵次年应纳正赋,名曰流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