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水母  拼音:shuǐ mǔ
1.动物名。腔肠动物。体呈胶质透明状,形如伞盖,口在伞盖下面中央。夏日多数群集,浮游海上,夜间能放出燐光。也称为「海蜇」。
2.水神。《楚辞。王褒。九怀。思忠》:「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
《國語辭典》:外丹  拼音:wài dān
道家用语。指用炉鼎烧鍊铅汞等矿石药物,以配制所谓长生不死的丹药。相对于以修炼体内精气神为主的内丹而言。
《漢語大詞典》:甄冶
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比喻造就人才。 宋 司马光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漢語大詞典》:烹金
冶金,炼金。 金 元好问 《尚药吴辨夫寿冢记》:“世乃有烹金炼石合驻景之剂,衔刀被髮为厌胜之术。”
分類:冶金炼金
《國語辭典》:包子  拼音:bāo zi
1.用面皮包馅,蒸熟可吃的食品。如:「肉包子」、「菜包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蒸作从食:『大包子』、『诸色包子』。」
2.旧时银钱等的封包。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祖宗故事诞育皇子公主,每侈其庆,则有浴儿包子,并赉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属。」
《漢語大詞典》:炼汞(煉汞)
指道家烧炼金石药物,以制成丹药。 唐 高骈 《闻河中王铎加都统》诗:“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云笈七籤卷六八:“炼汞投金,修金合药。”参见“ 炼丹 ”。
《國語辭典》:炼丹(煉丹)  拼音:liàn dān
古代道士将汞、铅、丹砂等矿石药物置于炉火中烧炼成丹。传说服之可治病强身且长生不老。其目的虽未完全达成,却开启中国化学的先河,造成火药的发明。今中医亦将矿石药物烧炼成丹来治病,如铅丹可治疗结膜炎、腋臭、切伤、吐逆、反胃等。
《國語辭典》:鍊丹  拼音:liàn dān
古代道士将汞、铅、丹砂等矿石药物置于炉火中烧炼成丹。传说服之可治病强身且长生不老。其目的虽未完全达成,却开启中国化学的先河,造成火药的发明。现今中医亦有以矿石药物炼成丹治病者,如铅丹。也作「炼丹」。
《漢語大詞典》:钧冶(鈞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明 徐渭 《又论玄门书》:“积子寅而生人物,如钧冶焉。” 章炳麟 《訄书·公言》:“烛灺钧冶之上,七色而外,有幻火变火,可以熔金铁。”
《国语辞典》:镕炉(镕炉)  拼音:róng lú
1.熔炼金属的炉子。也作「熔炉」。
2.融合各种民族、文化、思想、语言等的环境。如:「美国是民族的大镕炉」。也作「熔炉」。
《漢語大詞典》:锻锡(鍛錫)
(1).古时锻炼金属时掺锡。韩非子·显学:“夫视锻锡而察青黄, 区冶 不能以必剑。” 王先慎 集解:“冶剑必锻以锡,然色之青黄,仍不能决其剑之利钝。”
(2).指冶炼锡。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先锻锡方广六寸,厚一寸二分,以赤盐和灰汁,令如泥,以涂锡上。”
《漢語大詞典》:金汋
道教炼丹术中内丹名。传说用以炼金,服之长生。云笈七籤卷六七:“以金汋和黄土内六一泥甌中,猛火炊之,尽成黄金,復以火灼之,皆化为丹。”云笈七籤卷十九:“某甲愿求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饮食者,常在絳宫中与己合同。”
《國語辭典》:原料  拼音:yuán liào
制造物品所用的材料。如:「面粉是制作饼乾不可少的原料。」
《國語辭典》:熔炉(熔爐)  拼音:róng lú
1.熔炼金属的火炉。
2.比喻融合各种思想、文化、种族等的地方。如:「美国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国,它可说是世界各民族的熔炉。」
《国语辞典》:搏炼(搏炼)  拼音:bó liàn
冶炼金属而使其更加精纯。《西游记》第六回:「这件兵器,乃锟钢搏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成一身灵气。」
《国语辞典》:电冶(电冶)  拼音:diàn yě
利用电能产生的高温来冶炼金属或合金。
《国语辞典》:炼丹术(炼丹术)  拼音:liàn dān shù
古代道士修炼金丹的方术。可分为两种:一为采矿石、药物烧炼成丹者,称为「外丹术」。二为宋朝后以静功和气功修鍊精、气、神者,称为「内丹术」。炼丹术的演进,除促进药学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早期化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