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寒烟(寒煙)
亦作“ 寒烟 ”。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分類:寒冷烟雾
《國語辭典》:烟尘(煙塵)  拼音:yān chén
1.轻烟尘埃。
2.边疆寇警。南朝梁。萧统〈七契〉:「当朝有仁义之睦,边境无烟尘之警。」《宋史。卷二九一。吴育传》:「臣恐契丹窥兵赵、魏,朝廷不得元昊毫发之助,而太行东西,且有烟尘之警矣。」
3.人烟稠密的地方。唐。杜甫 为农诗:「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漢語大詞典》:紫烟(紫煙)
亦作“ 紫烟 ”。
(1).紫色瑞云。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 赤松 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 范仲淹 《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上紫烟。”
(2).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破暝紫烟生,写谷清樾好。”
《國語辭典》:轻烟(輕煙)  拼音:qīng yān
淡淡上升、缭绕的烟雾。如:「湖面上笼罩著一层轻烟,如真似幻,景色十分迷人。」
《漢語大詞典》:荒烟(荒煙)
亦作“ 荒烟 ”。 荒野的烟雾。常指荒凉的地方。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 明 高攀龙 《华藏寺重修佛像引》:“今 俊 墓已在荒烟败草中,为野狐牧羝之穴。” 陈毅 《宿欧西》诗:“十日荒烟尽涤荡,今夜安枕似我屋。”
《漢語大詞典》:烟柳(煙柳)
亦作“烟柳”。 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 唐 张仲素 《春游曲》之一:“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宋 惠洪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词:“緑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度。” 元 张可久 《小桃红·春深》曲:“一汀烟柳锁春宵,添得杨花闹。” 清 沈雄 《金明池·秣陵怀古》词:“最伤心,烟柳 臺城 ,儘巷口 乌衣 ,兴亡难诉。”
《國語辭典》:烟霏(煙霏)  拼音:yān fēi
烟雾弥漫。唐。韩愈〈山石〉诗:「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國語辭典》:烟草(菸草)  拼音:yān cǎo
植物名。茄科烟草属,一年生草本。高五十至二百公分。叶卵形,长十至七十公分,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淡红色。蒴果卵形。叶采下曝乾,称为「烟叶」或「烟叶」。含尼古丁质,可制卷烟及烟丝等。也称为「相思草」。
《漢語大詞典》:尘氛(塵氛)
(1).犹言灰尘烟雾。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弃赫奕之朝华,避僨车之险略;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也,尘氛蔽日, 金 人初不测其多寡,遂相拒踰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贼果至, 德 令於众曰:‘望其尘氛,虽不过千,然皆亡命必死之贼。’”
(2).尘俗的气氛。 唐 牟融 《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论。” 明 唐顺之 《寿张通政》诗:“蚤躭玄寂谢尘氛,隐身犹嫌名可闻。” 姚莹 《论诗绝句》之六:“游仙诗思絶尘氛,服石餐霞气軼羣。”
(3).犹言凡俗之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脂粉不施,有天然姿格;梳妆略试,无半点尘氛。”
《漢語大詞典》:烟村(煙村)
亦作“ 烟邨 ”。亦作“烟村”。 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轴轤。” 宋 李纲 《梅花赋》:“含芳雪径,擢秀烟邨。” 宋 刘一止 《喜迁莺·晓行》词:“迤邐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哦,没有住宅区,没有野店,没有烟村。”
《國語辭典》:禁烟(禁煙)  拼音:jìn yān
1.禁止吸食香烟、毒品。
2.禁止炊爨。宋。周邦彦〈还京乐。禁烟近〉词:「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也称为「禁火」。
3.皇宫禁苑里的烟雾。唐。李远〈赠弘文杜校书〉诗:「漠漠禁烟笼远树,冷冷宫漏响前除。」
《漢語大詞典》:飞烟(飛煙)
(1).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
(2).上等烟。 清 赵之谦 《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漢語大詞典》:碧烟(碧煙)
青色的烟雾。 唐 韦应物 《贵游行》:“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 宋 苏轼 《夜烧松明火》诗:“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宸极高居最上层,千重云树碧烟凝。”
分類:青色烟雾
《漢語大詞典》:烟林(煙林)
烟雾笼罩的树林。 唐 刘禹锡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莎岸见长亭,烟林隔丽譙。” 元 王恽 《枯木寒鸦》诗:“锦鳩呼雨烟林外,红杏香中过一生。”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气象萧疏,烟林清旷。” 况周颐 《水龙吟》词:“出帘櫳试望,半珪残月,更堪在、烟林外!”
《漢語大詞典》:柳烟(柳煙)
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因以为称。 唐 杜牧 《汴人舟行答张祜》诗:“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墻画柳烟。” 前蜀 韦庄 《酒泉子》词:“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纔动。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清 洪升 《长生殿·褉游》:“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行遇处,辨不出紫陌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