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肿韵》:煮蛹
葛立方诗绿柘林中听晓缫闻将煮蛹当持螯
《分类字锦》:煮鸭(煮鸭)
三国典略齐萧轨等来寇时粮运不继会陈旧送米三千石鸭千头霸先即炊黍煮鸭誓申一战计粮分肉人获数脔
分类:糗粮
《漢語大詞典》:煮面(煮麪)
亦作“煑麵”。 犹汤面。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今人呼煮麪为汤饼。”
分類:汤面
《韵府拾遗 豪韵》:煮蒿
苏轼诗涧蔬煮蒿节
《骈字类编》:灰煮
顾况 露青竹杖歌 浮沤丁子珠联联,灰煮蜡揩光烂然。
《漢語大詞典》:羌煮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食品,后传入内地。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 晋 干宝 搜神记:“羌煮貊炙,戎翟之食也;自 太始 以来,中国尚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羌煮法:好鹿头,纯煮令熟,著水中,洗治;作臠如两指大。猪肉琢作臛,下葱白,长二寸一虎口。细琢薑及橘皮各半合,椒少许。下苦酒、盐、豉适口。”
《漢語大詞典》:镬煮(鑊煑)
古代用鼎镬煮杀人的酷刑。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或凿眼,或鑊煑之。”
《韵府拾遗 语韵》:郁煮(郁煮)
诗祭以清酒疏酒者祭之用郁煮之以和鬯郊特牲所谓臭郁合鬯是也
《國語辭典》:煮鹤烧琴(煮鶴燒琴)  拼音:zhǔ hè shāo qín
把鹤煮了吃,把琴当柴烧。比喻极杀风景的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赏心亭上雪初融,煮鹤烧琴宴钜公。」也作「焚琴煮鹤」、「煮鹤焚琴」。
《漢語大詞典》:烧琴煮鹤(燒琴煮鶴)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塌美好的事物。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崑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褌,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也须把温语相商,又何用烧琴煮鹤,躪玉蹂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国初説书人 柳敬亭 、歌者 王紫稼 ,皆见名人歌咏。 王 以黯昧事,为 李御史 杖死,有烧琴煮鹤之惨。”
分類:糟塌美好
《韵府拾遗 荠韵》:煮泲
管子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又隰朋驰而北反报曰北方之萌者衍处负海煮泲为盐梁济取鱼之萌也
《分类字锦》:煮穄
五代史四夷附录奚王去诸以别部西徙妫州其族颇知耕种岁借边民荒地种穄秋熟则来穫爨以平底瓦鼎煮穄为粥以寒水解之而饮
分类:
《韵府拾遗 豏韵》:煮碱(煮碱)
文献通考五代时盐法太峻建隆二年始定官盐阑入禁法贸易至十斤煮碱至三斤乃坐死
《漢語大詞典》:煮练(煮練)
棉麻纤维制品加工的一道工序。用化学方法蒸煮棉麻等组织纤维材料,以除去天然杂质,有利于漂白、染色和印花加工。
《漢語大詞典》:煮器
炊具。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 马燧 ﹞献御服用物、弓甲、煮器、幄幕。”
分類:煮器炊具
《韵府拾遗 寝韵》:煮葚
拾遗记员峤山有木名猗桑煮葚以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