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2,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十际
家世集
李廷圭墨
孔子( 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孔丘 世称 孔公、孔父、孔圣、孔佐、孔宣父、感麟翁、圣丘、圣尼、尼父、尼圣、宣尼、宣父、宣尼公、尼甫、鲁叟、鲁哲、鲁圣、鲁仲尼、鲁中叟、尼丘、东家孔子、孔夫子、孔子师 至圣先师 丘 字 仲尼 )
分类词汇(续上)
定武兰亭十际
家世集
李廷圭墨
佛类词典
父子
其它辞典
罕父黑( 宰父 字 子索、子黑 )孔子( 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孔丘 世称 孔公、孔父、孔圣、孔佐、孔宣父、感麟翁、圣丘、圣尼、尼父、尼圣、宣尼、宣父、宣尼公、尼甫、鲁叟、鲁哲、鲁圣、鲁仲尼、鲁中叟、尼丘、东家孔子、孔夫子、孔子师 至圣先师 丘 字 仲尼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或作宰父。春秋时鲁国人,字子索,又作子黑。孔子弟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齐、楚等国,皆不为所用。晚年返鲁,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传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定鲁史《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为儒家学派创始者,其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尊为圣人,历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号。今存《论语》,为研究其思想学说之资料。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子讳丘,字仲尼。其先宋人,殷之后,避难奔鲁,为鲁人。初仕季氏,为委吏乘田,定公以为中都宰、司空、司寇。去职,遍游诸国,不遇。哀公十六年卒,年七十三,或云年七十二。司马迁尊为至圣,今称「至圣先师。」赞《易》,删《书》、《诗》,正礼乐,作《春秋》《孝经》。弟子纪录绪言为《论语》,皆在学官,唯《乐经》不传。
《漢語大詞典》:李廷圭墨
南唐 李廷珪 父子所制之墨。 李廷珪 本姓 奚 ,自 易水 迁居 歙县 ,赐姓 李 。其墨取 黄山 松烟,制造精良,坚如玉,纹如犀,自 宋 以来推为第一。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南唐 后主 留心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者天下之冠…… 莆阳蔡君謨 尝评‘李廷珪墨’能削木,坠沟中,经月不坏。”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墨》:“至 唐 末,墨工 奚超 与其子 廷珪 ,自 易水 渡 江 ,迁居 歙州 , 南唐 赐姓 李 氏。 廷珪 父子之墨,始集大成……故世有‘奚廷珪墨’,又有‘李廷珪墨’。”亦省称“ 李墨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东坡 自 儋耳 归,至 广州 舟败,亡墨四篋,平生所寳皆尽,仅於诸子处得‘李墨’一丸。”
父子
【佛学次第统编】
忍辱经曰:「佛言,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
末罗王经曰:「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
大集经曰:「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本事经曰:「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而不暂舍,供给衣食医药种种所需,犹未足报父母深恩。」
忍辱经曰:「佛言,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
末罗王经曰:「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
大集经曰:「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本事经曰:「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而不暂舍,供给衣食医药种种所需,犹未足报父母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