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鱼泥(魚泥)
谓将鱼肉剁碎捣烂成半固体状的像泥的糜状物。 石三友 《金陵野史·春有刀鲚夏有鲥》:“ 长江 口岸的 江阴 县城,素有著名的‘刀鱼面’,是将新鲜的刀鱼洗净后,除掉头尾和刺骨,剁成鱼泥,再拌和鸡蛋及面粉,揉匀后做成面条,下锅煮熟,佐以鸡汤,其味极美,别具风味。”
《國語辭典》:缘情体物(緣情體物)  拼音:yuán qíng tǐ wù
抒发情感,铺陈事物。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文艺三》:「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而君子所役心劳神,宜于大者远者,非缘情体物,雕虫小技而已。」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杜少陵四》:「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削之痕。」
《國語辭典》:月经带(月經帶)  拼音:yuè jīng dài
从前妇女经期中所使用的带状物。也称为「月经布」。
《漢語大詞典》:油纸枚子(油紙枚子)
油纸搓捻成的管状物,用以引火。 沙汀 《丁跛公》:“他赶快下床,可是十多个脸上涂着锅烟,头上插着油纸枚子的汉子,冲进来了。”
《漢語大詞典》:营养钵(營養鉢)
含有较多营养物质的、培育作物幼苗用的钵状物。用泥土或泥炭、肥料和水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放入制钵器具内制成。《人民日报》1974.5.17:“社员们正忙着把营养钵里培育的棉苗往棉田移栽。”
《漢語大詞典》:赘木(贅木)
指有赘瘤状物的树木。 元 无名氏 《丸经·权舆》:“赘木为丸,乃坚乃久。”原注:“赘木者,癭木也。赘木坚牢,故可久而不坏。”
《漢語大詞典》:朱蒜
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七:“昔 徐温 子 知训 ,在 广陵 作红漆柄骨朵,选牙队百餘人,执以前导,谓之朱蒜。”
《國語辭典》:枣泥(棗泥)  拼音:zǎo ní
把枣煮熟后去皮、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多用作糕饼的馅。如:「枣泥月饼」。
分類:枣子状物
《漢語大詞典》:桌撒
用以垫平桌案脚的片状物。
分類:状物
《國語辭典》:桌布  拼音:zhuō bù
铺盖在桌面上,可保护及装饰桌子的布。多用布或塑胶等质料制成。
《國語辭典》:樟脑丸(樟腦丸)  拼音:zhāng nǎo wán
天然之樟脑丸为用樟脑制成的小球。方便携带,可以杀虫、避臭气。现今用人工合成之「萘丸」,俗称「樟脑丸」。
分類:状物
《漢語大詞典》:嗗嘟
指物体上突出来的小球状物。 茹志鹃 《离不开你》:“她就设法在尺子的两头,装上两个有机玻璃的小嗗嘟,让他用嘴叼着移动。”
《漢語大詞典》:梧桐角
用梧桐叶卷成的角状物。可吹奏鸣响。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梧桐角, 淛 东诸乡农家儿童,以春月捲梧桐为角吹之,声遍田野。前人有‘村南村北梧桐角,山前山后白菜花’之句,状时景也。”
《國語辭典》:胎膜  拼音:tāi mò
包裹在胎儿体外的三种被膜,即尿膜、羊膜及绒毛膜。
《漢語大詞典》:饧缓带(餳緩帶)
以饴糖舒展成的带状物。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钱龙宴:“又各令作餳缓带,以一丸餳舒之,可长三尺者,赏金菱角,不能者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