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7,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率性
率舞
率循
率下
科率
表率
率礼
祗率
躬率
率意
率天
率从
不率
率然
率服
《國語辭典》:率性  拼音:shuài xìng
1.本来的性质。《北史。卷七○。辛庆之传》:「庆之位遇虽隆,而率性俭素,车马、衣服亦不尚华侈。」南朝梁。何逊〈秋夕叹白发〉诗:「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
2.依循天性的所感而行。《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3.索性、乾脆。《红楼梦》第一五回:「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贴,率性都推给奶奶了。」《野叟曝言》第一四回:「率性把眼溶鞶闭了,如入定一般。」也作「索性」。
4.随著本性,放任而行。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六。黄观福》:「或食柏叶,饮水自给,不嗜五谷。父母怜之,听其率性任意。」
《漢語大詞典》:率舞
(1).相率而舞。《书·舜典》:“ 夔 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孔 传:“乐感百兽,使相率而舞。”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诗:“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既听乐而率舞,亦仰德而来观。”
(2).表示庆贺升平。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偶朝会, 子京 因病謁告,以表自陈云:‘不获预率舞之列。’ 魏公 见之,殊不乐。”
《漢語大詞典》:率循
遵循;依循。书·顾命:“临君周邦,率循大卞。”晋书·武帝纪:“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 宋 苏辙 《安焘知枢院赠三代》:“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率循孝弟之风,施及邦家之广。” 郭沫若 《女神·巨炮之教训》:“他们只知道译读我的糟糠,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
分類:遵循依循
《漢語大詞典》:率下
(1).作下属表率。《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虽在军旅,常麤衣恶食,俭以率下。”梁书·良吏传·庾荜:“ 蓽 再为之,清身率下,杜絶请託,布被蔬菜,妻子不免饥寒。”
(2).领导下属。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奉上以诚,率下有方。” 唐 元稹 《授刘总守司徒兼侍中天平军节度使制》:“握龙节以率下,露蝉冕以行春。”
《漢語大詞典》:科率
官府于民间定额征购物资。新唐书·代宗纪:“詔 浙江 水旱,百姓重困,州县勿輒科率。” 宋 司马光 《谏西征疏》:“当此之际,国家惟宜镇之以静,省息诸事,减节用度,则租税自轻,徭役自少,逋负自宽,科率自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六年:“凡中都岁用百货,三司视库务所积丰约,下其数诸路,诸路度风土所宜及民产厚薄而率买,谓之科率。诸路用度非素蓄者,亦科率於民。”
《國語辭典》:表率  拼音:biǎo shuài
以身作则,其行为处事为大众效法的对象。《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何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红楼梦》第二○回:「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
《漢語大詞典》:率礼(率禮)
遵循礼法。东观汉记·梁冀传:“大将军夫人,躬先率礼,淑慎其身,超号为 开封君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脩德,可以胜之。” 宋 叶适 《祭子三郎文》:“汝幼既能率礼,长必能行义。”
《韵府拾遗 质韵》:祗率
徐贲为何坰赋连理木诗坰也孝义被厥躬祗率党序相睦雍
《漢語大詞典》:躬率
亦作“躳率”。
(1).亲自率领。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知县事 渭南 贺侯 ,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 孔子 。”
(2).亲身实行。 唐 卢怀慎 《谏十日一朝西宫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
《漢語大詞典》:率意
(1).悉心尽意。汉书·文帝纪:“率意思远,无有所隐。” 王先谦 补注:“率无极意, 元 成 纪多言悉意是也。悉、率双声,故字变为率耳。”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鄙夫书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耳。常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学 李 杜 者,勿执於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
(2).随意;轻率。 晋 陆机 《文赋》:“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乃知此处 伯度 ,是 李 非 杜 也。注书不可率意如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箇公平明允。”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一编再版说明》:“本编采取史料,避免墨守旧说,但也不敢率意而谈或穿凿附会以求新奇。”
(3).肆意。 晋 陆机 《〈豪士赋〉序》:“震主之势,位莫盛焉;率意无违,欲莫顺焉。” 宋 苏洵 《上皇帝书》:“其率意恣行者,人亦望风畏之。”金史·移剌慥传:“ 海陵 虐法,率意更改……吏不知适从,夤缘舞法。”
(4).直率,按照本意。三国志·蜀志·霍王向张等传论:“ 费诗 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明史·罗复仁传:“﹝ 復仁 ﹞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 胜 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漢語大詞典》:率天
犹普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二·齐南郊乐歌》:“率天奉贄,罄地来宾。”
分類:普天
《漢語大詞典》:率从(率從)
(1).顺从;遵循。《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郑玄 笺:“率,循也。” 孔颖达 疏:“循顺而从之。”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令行禁止,莫不率从。”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是以诸侯怀德畏讨,莫不率从。”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然既无律法,吏民无所率从,必致更滋百弊。”
(2).跟从。 清 阎尔梅 《怀古》诗:“ 黄河 来万里,沧海去朝宗,经过溪泉处,诸水俱率从。”
《漢語大詞典》:不率
不服从,不遵循。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 ,岂敢辱候人?” 杜预 注:“率,遵也。”南史·袁宪传:“皇太子颇不率典训, 宪 手表陈諫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 宋 曾巩 《洪范传》:“使民足於养生送死之具,然后教之;教之,不率,然后刑之。” 清 王夫之 《老庄申韩论》:“不率,则毅然以委之霸刃之锋曰,吾以使人履仁而戴义也。”
《國語辭典》:率然  拼音:shuài rán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亦比喻前后相呼应。《晋书。卷七三。庾和传》:「若穷寇虑逼,送死一决,东西互出,首尾俱进,则廪粮有抄截之患,远略乏率然之势。」
2.轻率匆促的样子。《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明。唐顺之〈赠李司训迁官临安序〉:「今则不然,不量其人之能与不能也,率然授之为师。」
《漢語大詞典》:率服
相率而服从。亦指顺服。《书·舜典》:“柔远能邇,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孔 传:“佞人斥远之,则忠信昭於四夷,皆相率而来服。” 孙星衍 疏:“蛮夷循服。”《汉书·王莽传上》:“今天下治平,风俗齐同,百蛮率服。”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三:“年穀娄丰,四夷率服。”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制千字诏》:“ 胡 越 贡朝,蛮夷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