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玉石俱烬(玉石俱烬)  拼音:yù shí jù jìn
不论贤愚、善恶、好坏,一同受害,尽皆毁灭。参见「玉石俱焚」条。北齐。邢邵〈广平王碑文〉:「山崩川竭,星霣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
《国语辞典》:玉石同烬(玉石同烬)  拼音:yù shí tóng jìn
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参见「玉石俱焚」条。
《国语辞典》:玉石同焚  拼音:yù shí tóng fén
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参见「玉石俱焚」条。《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时运艰难,宗社危殆,昆岗已燎,玉石同焚。」
《漢語大詞典》:汉白玉石(漢白玉石)
颜色洁白的细粒大理岩,质坚硬,是上等的建筑和雕刻材料。 浩然 《石山柏》:“两堵石块组成的石墩,上面铺着石板,石板上又抹着石灰,洁白,光亮,冷眼看去,像是用 房山 的汉白玉石琢成的。” 碧野 《芦沟桥情思》:“不仅石狮子是出自慧心的艺术创作,而且长桥的石栏也都是一色的汉白玉石巧手砌成的。”《诗刊》1977年第8期:“汉白玉的碑石,映着晨晖,巍然矗立在 隆化 西北。”
《漢語大詞典》:不分玉石
谓无有区别,同归于尽。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参见“ 玉石俱焚 ”。
《國語辭典》: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书经。𦙍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漢語大詞典》:鼎铛玉石(鼎鐺玉石)
谓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奢侈。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鼎鐺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邐迤, 秦 人视之,亦不甚惜。”
分類:奢侈
《國語辭典》:碌碌  拼音:lù lù
1.平庸的样子。《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馀子碌碌,莫足数也。」《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也作「逯逯」、「录录」、「陆陆」。
2.忙碌、奔波。《红楼梦》第二二回:「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3.拟声词。形容车行的声音。唐。贾岛 古意诗:「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也作「辘辘」。
4.形容玉石的色彩美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总术》:「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
5.才气洋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
《國語辭典》:寒玉  拼音:hán yù
1.玉质清冷,故称玉为「寒玉」。唐。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明月、溪水、寒竹等。唐。雍陶 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唐。李群玉 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3.比喻容貌清俊。唐。贯休 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诗:「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
《漢語大詞典》:琳碧
玉石。文选·张衡〈西京赋〉:“珊瑚琳碧,瓀珉璘彬。” 张铣 注:“琳碧、瓀珉,皆玉名。” 清 黄景仁 《练江舟中》诗:“磯头石作琳碧灿,水底沙皆蝌蚪文。”
分類:玉石
《國語辭典》:琉璃  拼音:liú lí
1.青色的宝石。《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也作「流离」。
2.用扁青石,即铝和钠的矽酸化合物烧炼成的物体,多为青色和黄色。可加在黏土的外层,再烧制成缸、瓦、盆等。也称为「火齐」。
《國語辭典》:琳琅  拼音:lín láng
1.美玉。《醉醒石》第一四回:「移将阆苑琳琅树,却作门前桃李花。」也作「琳琅」。
2.拟声词。形容玉的相击声。《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流羽毛之威蕤,垂环玭之琳琅。」
3.比喻优美的人才或珍贵的图书。唐。柳宗元 答贡士沈起书:「又览所著文,宏博中正,富我以琳琅圭壁之宝甚厚。」
《國語辭典》:玉阶(玉階)  拼音:yù jiē
石阶的美称。《文选。江淹。杂体诗。班倢妤》:「窃愁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唐。李白 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漢語大詞典》:玉除
(1).玉阶,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用作石阶的美称。《文选·曹植〈赠丁仪〉诗》:“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李善 注:“玉除,阶也。” 南朝 梁简文帝 《看摘蔷薇》诗:“倡女倦春闺,迎风戏玉除。” 清 纳兰性德 《西苑杂咏和荪友韵》:“香引轻颸散玉除,下帘声彻退朝初。”
(2).借指朝廷。 唐 白居易 《答马侍御见赠》诗:“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紬绎资金匱,规模出玉除。”
《漢語大詞典》:玉砌
用玉石砌的台阶,亦用为台阶的美称。 汉 刘桢《鲁都赋》:“金陛玉砌,玄枑云柯。”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镜之虹於綺疏,浸兰泉於玉砌。” 李周翰 注:“玉者,美言之也;砌,阶也。”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见簷外清水白沙,涓涓流溢;玉砌雕阑,殆疑桂闕。”
《漢語大詞典》:瑶坛(瑶壇)
(1).用美玉砌成的高台,多指神仙的居处。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2).对祭坛的美称。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岂止 河 庭贝闕,俯瞰 冯夷 之都; 洛水 瑶坛,旁临 虙妃 之馆。”《宋史·乐志七》:“天锡多祉,皇受五福。言瞻瑶坛,迄奉瑄玉。”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玄端佩衝牙,陟降瑶坛静。”
(3).玉石台阶。文选·张协〈七命〉:“遡惠风於蘅薄,眷椒涂於瑶坛。” 张铣 注:“坛,犹阶也。”一说为玉堂。见 李善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