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齐国国君。田氏,名建。襄王子。在位期间,秦已强大,齐未能与五国合纵抗秦,听任秦先灭周王室,后相继灭韩、赵、魏、楚、燕等国。秦兵击齐,建听相后胜言,不战降秦。在位四十四年而国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81 【介绍】: 西汉高祖子。高祖五年封燕王。有子而为吕后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21 【介绍】: 西汉景帝孙。江都王刘非子。武帝元朔二年嗣王。淫乱暴虐。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建为党与。有司请捕诛,自杀。
刘建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5 【介绍】: 西汉武帝孙。燕王刘旦太子。以父谋反,废为庶人。宣帝本始元年封广阳王。

人物简介

简介
申屠建(?-25年),两汉之际更始帝刘玄属下大臣。《东观汉记》作申屠志《东观汉记·卷八·传三》:申屠志以功封汝阴王,上书以非刘氏还王玺,改为颍阳侯。
王蕴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0—384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叔仁。女为孝武帝皇后。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出补吴兴太守。时岁饥,开仓赈济,以违科免官,诏降晋陵太守。王皇后立,封建昌县侯。孝武帝太元二年,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四年,拜尚书仆射。以姻戚,苦求外出,为会稽内史,都督浙江东五郡。素嗜酒,晚年尤甚。在会稽,略少醒日,然以和简为百姓所悦。
王建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广宁人。道武帝登国初典庶事,奉旨使后燕慕容垂,还为左大夫。兄回诸子多不法,建具以状闻,尽伏诛。以战功为中部大人。尝固请道武帝尽杀后燕俘众于参合陂。后以功累迁太仆,封真定公,官终冀、青二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全宋文·卷十八
弘字休元,敬弘从弟,晋司徒珣子。隆安末为会稽王道子骠骑参军主簿。义熙初为武帝镇军咨议参军,封华容县侯,迁琅邪王大司马从事中郎。出为宁远将军、琅邪内史、尚书吏部郎中、豫章相,复为武帝中军咨议参军,迁大司马右长史。转吴国内史,征为太尉长史,转左长史,领彭城太守。宋国建,迁尚书仆射,领选。又迁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江州刺史。武帝受禅,加散骑常侍,封华容县公,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文帝即位,进司空,封建安郡公。固辞,加使持节侍中,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刺史如故。寻征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以大旱逊位,降为卫将军。元嘉九年进太保,领中书监。卒,谥曰文昭,有集二十卷。
陈建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5 【介绍】: 北魏代人。以善骑射累迁为内行长。从太武帝击山胡白龙,帝将骑数十登山,遇伏,建以身捍卫,奋击,杀数人,身被十余创,得脱,帝壮之。孝文帝初为尚书右仆射,封赵郡公。后与元仙德、穆亮等密陈南伐谋略,帝嘉其意,迁司徒,进爵魏郡王。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建,代人。太武时,擢为三郎,迁下大夫。文成时,赐爵阜城侯,加冠军将军,出为幽州刺史。孝文即位,徵为尚书右仆射,加侍中,进爵赵郡公。迁司徒、征西大将军,进爵魏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奉光。尚宋临淮公主,拜驸马都尉。萧道成(齐高帝)引为从事中郎。入齐,为东阳、吴兴太守,皆有能名。入梁,为中书监,参定律令,封建城县公,累迁丹阳尹、尚书令。性清慎。官至左光禄大夫。
全梁文·卷四十五
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宋时选尚临淮公主,入齐至梁,历丹阳尹、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建扶。景穆帝拓跋晃孙。宣武帝即位,累迁度支尚书。与尚书令高肇不和,先自造棺,欲舆棺论肇罪恶,自杀切谏。以与太常刘芳议争权量事,与肇形于声色,降为光禄大夫。又兼宗正卿,出为兖州刺史。孝明帝初,入为御史中丞,纠弹于忠、高聪。与尚书令任城王元澄时有争执,坐削爵除官。后起刺史,官至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孝昌初卒。谥文贞。
全后魏文·卷十六
匡字建扶,晃第二子,新成之第五子,出后广平王洛侯。宣武即位,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除肆州刺史,迁恒州刺史,徵为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除度支尚书。坐与高肇愤争,降为光禄大夫、兼宗正卿,出为兖州刺史。孝明即位,入为御史中尉,进号安南将军,加镇东将军。袭广平王爵,封东平郡王。复与任城王澄不平削爵,除平州刺史,徙青州刺史,寻为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孝昌初卒,谥曰文贞。后复爵,改封济南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7—约831后 【介绍】: 唐颍川人,字仲初。门第衰微,早岁寓居魏州。宪宗元和中初仕为昭应县丞。历太府寺丞、太常寺丞、秘书丞。文宗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故世称王司马。工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建又有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2? 字仲初,排行六,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及《唐才子传》卷四等均谓其大历十年(775)登进士第,非是。据其诗文考知,建平生未尝中进士。早年从军幽州。元和年间,官昭应县丞、渭南尉、太府丞。穆宗长庆初,由太常寺丞转秘书丞。后官陕州司马。晚年退居咸阳原上,境况贫困。又曾出任光州刺史。(贾岛有《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或云即此王建,或云乃另一人。)约卒于文宗大和年间。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四、《唐才子传》卷四等。今人谭优学有《王建行年考》,迟乃鹏有《王建年谱》。王建擅长乐府歌诗,与张籍齐名,题材风格亦颇相似,时称“张王乐府”。平生奔走南北,故作诗多取材于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用以针砭时弊,揭露现实。且用语简括,情思显豁,描写细致,语意含蓄,前承杜甫,后启元白。清人王士禛以之与元稹、白居易、张籍并称,云:“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衰时托兴微。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学妃豨。”(《渔洋精华录》卷五《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九)清人沈德潜则称张王乐府“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王建又有《宫词》百首,以大型组诗铺叙帝王宫禁之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后代效之者颇多,如蜀之花蕊夫人、宋之王圭等。诗集今通行者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王建诗集》。《全唐诗》存王建诗6卷,《全唐诗续拾》补王建诗2首。
唐诗汇评
王建(约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贞元初,往山东求学,与张籍同窗数年。贞元后期,先后入幽州和岭南暮为从事。元和初,留寓荆州,后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八年,为眧应丞。入为太府寺丞。转秘书郎,迁秘书丞。大和二年自太常丞出为陕州司马。后卜居咸阳原上。建与李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孟郊、杨巨源等交往。与张籍皆擅长乐府,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建集》八卷(或为十卷)行世,其中颇羼入他人作品。《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王建(约767-约830) 字仲初。颍川(今许昌)人。有《王司马集》,词存十首,以《调笑令》流传最广。

作品评论

白居易《授王建秘书郎制》
诗人之作丽以则,建为文近之矣,故其所著章句,往往在人口中,求之辈流,亦不易得。
临汉隐居诗话
唐人亦多为乐府,若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以此得名。其述情叙怨,委曲周详,言尽意尽,更无馀味。及其末也,或是诙谐,便使人发笑,此曾不足以宣讽怨之情,况欲使闻者感动而自戒乎?甚者或谲怪,或俚俗,所谓恶诗也,亦何足道哉!
诗话总龟
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王建诗寒碎,故仁终不显。
彦周诗话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艇斋诗话
唐人乐府,惟张籍、王建古质。
韵语阳秋
唐王建以宫词名家。
沧浪诗话
以人而论,则有王建体。
沧浪诗话
大历后,……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唐才子传
建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建性耽酒,放浪无拘。《宫词》特妙前古。……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批点唐音》
王、张乐府体发人情,极于纤悉,无不至到,后人不及者正在此,不及前人者亦在此。
诗薮
张籍、王建略去葩藻,求取情实,渐入晚唐,又一变也。
唐诗镜
王建七言稳得情事,兼带风味得佳。
《诗源辨体》
王建七言律,入录者仅得四五、其他句奇拗,遂为大变,宋人之法多出于此。
《诗源辨体》
七言律,王建尚奇而昧于正,尚意而略于辞。
《唐诗评选》
中唐诗至王建、刘禹锡、杜牧,一变十才子之陋,眉目乃始可辨。
《诗辩坻》
王建歌行,才思佻浅,便开《花间》一派,不待温、李诸公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仲初妙于不含蓄,亦自有晓钟残角之韵。后人徒称其《宫词》百首,此如食熊啖股,何尝得其美处。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司马律不能伟,排律尤劣,故昔人谓其俗。方回亦以为一体,列之为式,陋矣,
《古欢堂集杂著》
中唐刘梦得、王仲初调响词炼,高华深稳。
《唐诗品汇删》
王建、张籍外厌藻缋,内反精实。
一瓢诗话
王仲初长篇、小律,具有妙处,不可以宫词、乐府拘定其声价。
《唐七律隽》
张、王乐府妙绝一时,其精警处远出乐天、微之之上。元、白长庆篇虽滔滔不竭,然寸金丈铁,其间岂容无辩?惟近体则卑率寒陋,俱非所长也。
石洲诗话
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处,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世之称仲初者,但知其七言古与《宫词》耳。即张、王并列,亦止于乐府,若五七律则概不相许。至谓司马律不能工,或病其俗。……俗情入诗,直寻天妙,固是风雅之本。世唯认错“俗”字,并“雅”亦失之,而所谓不俗者,乃真俗矣。按仲初律诗,实与司业合调,第司业妙于清丽,司马偏于质厚,不无微分。
北江诗话
王建、张籍以乐府名,然七律亦有人所不能及处。
养一斋诗话
建诗唯乐府可贵,宫词已浮冗,律诗尤浅俚不入格。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汉代歌谣,能以俚语成章,而自然新妙。七言由兹推广,自造新声。宫词妙绝时人,后来所祖。
《诗学渊源》
建思致委曲,韵语如流,情真意挚,体会不尽。古诗体格乃属建安一派,不仅以乐府见胜也。近体专尚气质,不工自工。惟七绝、宫词,虽风神秀出,顾已非盛唐之旧矣,盖其取法太白而自有未至者也。然中唐诗人足冠冕一时者,亦惟顾况、李益、王建而已。韩、柳、元、白间当别论,张籍齐名,终属虚构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7—918 【介绍】: 五代时前蜀创建者。许州舞阳人,一说陈州项城人。字光图。少无赖,贩私盐为业。唐末,从忠武军为队将,随杨复光破黄巢军,擢为都头。后赴成都僖宗行在,被田令孜收为养子。僖宗返长安,建为神策军宿卫。僖宗光启二年,护驾幸兴元,出为壁州刺史。文德元年,授永平军节度使。后建攻破成都,据两川。唐昭宗天复三年,封蜀王。后梁灭唐,建遂自立为蜀帝,史称前蜀。在位十六年。庙号高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7—918 字光图,排行八、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一作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少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人称“贼王八”。后投忠武军,累迁列校。广明乱后,为都头,入蜀驰援。僖宗归京后,分典神策军。不久,出为壁州(一说利州)刺史。在蜀召集亡命及溪洞酋豪,先后攻占剑南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等地。昭宗天复三年(903),被封为蜀王。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在成都称帝,建前蜀。在位12年,蜀中颇为安定。庙号高祖。事迹见《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本传、《十国春秋》本纪。《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初为列校。田令孜养为假子。拜诸卫将军。大顺中累加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景福二年加同平章事。乾宁四年。攻杀东川节度使顾彦晖。遂据有两川之地。光化三年加中书令。命以西川节度使兼东川武信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赐爵琅琊王。四年改封西平王。天复三年加守司徒。进爵蜀王。七年。梁受唐禅。遣使宣谕。拒不纳。遂称帝。国号大蜀。改元武成。光天元年六月殂。年七十二。僭谥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僖宗光启间,为荆南节度使张镶部将。三年,秦宗权将赵德諲陷荆南,瑰留建肇守城而去。次年,为归州刺史成汭所逐,奔黔州。昭宗乾宁二年,为黔南节度使。次年,成汭遣将许存攻黔中,建肇弃城奔丰都,旋以地归降剑南节度使王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1—940 【介绍】: 五代时辽州榆社人。少事后唐明宗为军校,以功授镇州留后。为政严烈,杀人不可胜纪。后晋高祖时为青州节度使。晚年归心释氏,戒杀慎狱。天福五年进封韩王。